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教案有哪些

默认分类 未结 1 344
_Anemone_
_Anemone_ 2023-08-12 08:53
相关标签:
1条回答
  • 2023-08-12 09:38

    大班科学活动:《让物体站起来》教案 活动目标:  1.在不断操作中,发现、总结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2.能够及时交流,逐步提高相互协作、商量的能力。  3.在活动中感受动手记录、合作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储备:提前引导幼儿观察需要协助才能站立的现象与实例。  2.物品准备:书、纸、瓶、吸管、积木、玩具、果冻盒、夹子、一次性杯子、沙子、竹签、橡皮泥等,记录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物品,区分哪些物品可以站起来1.启发幼儿通过猜测、操作验证的方式,将可以站起来与不能站起来的物品进行分类。  (1)猜测。  你认为哪些物品可以自己站起来?哪些不能?(吸管、竹签等不能自己站起来,瓶子、书、积木等能自己站起来)(2)操作验证。  请你来试一试,你猜得对不对。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东西可以站起来,有的却不能呢?(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猜测)二、幼儿再次玩物品,发现让物体站起来的各种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样性1.让竹签站起来,并掌握记录的方法。  (1)教师出示竹签,请幼儿想办法让其站起来。  怎样能让竹签站起来?(用橡皮泥做一个底座、插在沙子里、用书夹住等)(2)幼儿操作实验。  请你试一试,你想的方法能不能成功?  (3)交流实验结果,讨论记录方法。  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竹签站起来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那我们怎样才能在很长时间以后还能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方法呢?(把我们做的留着、我们把它画下来等)2.丰富材料,进行操作,发现、总结让物体站起来的更多方法。  教师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添加盒子、瓶盖、沙子、橡皮泥等辅助材料,请幼儿选择一种不能独自站立的物体,想办法使其站起来。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并用简单绘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3.通过交流,使幼儿感受到方法的多样性。  操作完毕,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幼儿的记录表,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记录表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  三、幼儿分组协商、合作,想多种办法让吸管站起来,并进行记录1.幼儿四人一组,分工合作,想各种办法让吸管站起来。  现在请同组的四个小朋友相互商量一下,推选一位小朋友负责记录实验结果,而且一会儿还要进行介绍。  2.各组负责记录的小朋友进行集体交流。  四、通过讨论生活中的支撑现象,拓展幼儿的思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可以站起来的物品?有哪些需要支撑才能站起来的现象?(相框后面有支架才能站起来、我们班的云松要爬在管子上站起来、肢体残疾人要靠拐杖站起来、自行车也要有支架才能站住等)五、延伸活动1.将活动中的物品投入到科学探索区,便于幼儿进行操作。并将幼儿的记录表进行展示,提高幼儿记录的能力。  2.家园合作: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寻找生活中需要支撑才能站住的实例,开拓幼儿思维,并收集更多材料丰富活动区,引导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大班科学教案:溶解的秘密【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幼儿对冲剂类药物放入水中后会发生溶解现象产生了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根据大班幼儿的兴趣所在以及他们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这一年龄特点。设计了这几课,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尝试、实验,从中发现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在观察、比较和探究的过程中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知道有的物体有被水溶解的特性。  2、知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等有关。  3、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幼儿观察事物变化的兴趣,训练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感知溶解的特性。  难点:知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等有关。【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只玻璃杯、鹅卵石。  2、幼儿实验用具、用品:每个幼儿三只透明杯、一只食用匙; 每组三种实验材料,分别为面糖、砂糖、方糖;每组一盆温开水、一盆凉开水。  3、袋装果珍、泡腾片。【活动过程】一、 开始部分:  1、观察引导,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颗鹅卵石,再将其放入装水的玻璃杯中,让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2)请幼儿思考:鹅卵石在水中没发生什么变化,那么其他东西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二、基础部分:  1、组织幼儿观察了解实验用品。  (1)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桌上放着什么实验用具和用品?  (2)请幼儿观察:碗内的果珍、方糖、面糖各是什么样子(形状),什么颜***,什么滋味?(丰富词汇:结晶体、固体、粉末状)。  2、开始做实验。实验一:猜想并记录:谁不见了  (1)老师:这些材料要和水来作游戏,先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它们放进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2)幼儿猜想并记录。  (3)展示幼儿记录,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  实验并记录:到底谁不见了.  (1)老师:小朋友的说法各有不同,到底谁猜对了谁猜错了呢?我们还是做个实验试试对吧。在做实验前,我想请你们把这些材料都放进杯子中,进行充分的搅拌之后,先别忙着记,先观察观察,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然后,在你的小记录本后面,把这种有趣的现象画出来。  (2)让幼儿从上述三种食品中各取少许放在自己的透明杯中。  (3)引导幼儿观察:不搅拌饮料,看看有什么变化?(提示:颜***怎样,滋味如何?)用食匙搅拌后,又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观察哪种糖化的快。  (4)指导幼儿做记录,那种糖化的快。  (5)幼儿拿记录本讲述自己发现的现象  (6) 幼儿将自己配制的饮料喝完,请每组一名幼儿讲解实验结果。化的最快的糖是什么形状的,最慢的呢?  教师小结:一些物质放进水中会不见,这种现象叫溶解,可溶于水的物品越是颗粒小的溶化的越快,物体的溶解与水的形状、大小有关。实验二:  (1)让幼儿取一种糖放入两个碗中,一个加凉水,一个加温水。引导幼儿观察,那个碗里的糖化的快。  (2)请幼儿做实验记录,并请幼儿讲解自己的试验结果。  教师小结:可溶于与水的物品,在温水中比在凉水中溶化得快。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有关。3、引导幼儿举一反三。  (1)教师提问:还有什么食品也是用开水冲泡溶解后饮用的?幼儿将泡腾、果珍倒入水中搅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出现的现象,引导幼儿举一反三。   (2)教师提问:妈妈烧菜时用哪些东西使菜更有滋味?(盐、味精、调味品)  (3)教师提问:妈妈平时做家务时还使用哪些会溶解的东西呢?(如洗衣粉、肥皂等)  教师小结: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有的原来是固体状或粉末状的东西,遇到水就会改变它原来的样子。人们可以利用这些东西的特点来创造美好的生活。【活动延伸】  生活经验拓展:请幼儿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还能够溶解在水里?请幼儿回家尝试,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  教学反思:这节活动课中幼儿经历了从猜想、实验、记录,到讨论和交流的基本环节,注重了幼儿的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索,让孩子在自己的动手操作试验中验证猜想的结果,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实验中溶解的物体不断的发生变化,不断的变小,变细,消失,甚至会起泡泡,这种现象让幼儿探索的兴趣始终积极高涨,孩子们自始至终都积极投入,积极地进行猜想,主动地投入实验,认真地记录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的结果。为了让幼儿更直接明了的观察到溶解的现象,在实验中选择透明的器皿,让幼儿一目了然看到溶解的过程,并选择较易溶解和溶解速度对比强烈的材料进行实验。有效的帮助幼儿掌握理解溶解的有关知识。  探究性的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幼儿的提问。但在活动中很多幼儿上课时多以听和记为主,很少主动的提出问题,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于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更加主动学习。大班科学:空气一、 目标1、能运用多种感官来感知空气的存在;2、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方法,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二、 重难点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2、对科学实验感兴趣,并进行积极探索。三、 过程(一)谜语导入1、师: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没味道,植物动物都需要。(空气)2、(真能干,一下子就猜对了。)那么,你觉得空气是一种怎样的东西呢,它在哪里?3、是的,空气无孔不入,无处不在。那么,你能把空气找出来吗?说说你的办法。(二)第一次尝试:找空气1、介绍材料自由找这里有许多东西(逐一介绍),它们能够帮助你们找到空气,去试一试吧,想到的办法越多越好。2、集体交流:你是怎样找空气的,找到了没有?3、过渡:大家真会想办法动脑筋,陈老师也想给大家做个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三)第二次尝试:纸团会不会湿1、教师演示将纸团塞进杯底,杯子直立倒扣在水槽中,并让幼儿猜猜杯里的纸团会不会湿,然后垂直提起杯子,让幼儿观察纸团有没有湿。2、讨论:纸团为什么不会湿?(辅助问题: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3、小结:原来杯子里装满了空气,水进不去,所以纸团不会湿。4、再次示范,请幼儿仔细观察实验操作方法。5、幼儿操作。(操作前先说明一下操作要求:每张桌子站三人,每人取一个塑料杯各自在面前的水槽里操作)6、集体交流:你成功了吗?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请失败的孩子上来演示一下,共同寻找失败的原因。)(四)第三次尝试:空气搬家1、过渡:刚才的小实验十分有趣,不仅让我们清楚地观察到了空气的存在,而且也知道了空气会占位子。那么接下来我想请你们尝试做一个让空气搬家的小实验。2、师介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目的和方法:取两只杯子,其中一只装满水,将空杯和装水的杯子垂直倒扣在水中,然后想办法让第一只杯子里的空气跑到第二只杯子里去。3、幼儿尝试操作。4、集体交流:你成功了吗?你是怎样做的?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总结:小朋友们都能积极动脑,真棒,通过今天的活动,了解了空气会占位子,也会流动。其实空气还有许多的秘密,我们在以后的科学活动课中再来探索。

    0 讨论(0)
提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