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名字的由来

默认分类 未结 1 1908
0添加烘焙培训
0添加烘焙培训 2023-03-21 17:44
相关标签:
1条回答
  • 2023-03-21 17:56

    枣庄市市名由来 枣庄唐宋时期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  枣庄名字的由来(传说)  相传在明朝光宗做皇上的时候,山西有个叫梁天玉的府官。此人两袖清风,刚正不阿,是个出了名的清官。他看着当地连年灾荒,老百姓缺吃少穿,生活非常贫苦,就暗地下了一道令,税免三成,公粮减半。谁知这消息传到了京城,被***臣李真黑知道了。其实,李真黑并不是脸黑、身上黑,而心里黑。李真黑本来就恨梁天玉,嫌他平常不给他烧香上供。今天一听说梁天玉暗地里给老百姓减税减粮,就急忙地向皇上奏了本,说他有谋反之意。黑白不分的皇上哪里容得这些,即刻下了一道圣旨,立斩梁家满门!  自古忠良不绝后。在被抄家时,梁老爷的夫人王氏和儿子梁小,被好心的官兵从后门放了出来。常言道:饥不择食,慌不择路。他们*大难不死逃出虎口,哪还顾得上什么东南西北,投亲拜友呢?见条大道便狠命奔去。饥餐渴饮,朝行夜宿,也不知走了多少天,赶了多少路程,一问才知道进入了山东地界。为了远避官府,他们*就在一个叫北山的脚下,搭起间茅草房住下,也就是现在的枣庄。吃没吃,喝没喝,他们*怎么活下来呢?梁小就每天到山上采药,到远处的集市上卖,换些吃的、穿的。  这天正式寒冬腊月,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了,梁小只好又到山上采药,将近下午时,忽然天***阴暗,北风猛号,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梁小想寻个避风雪的地方,哪知石冻路滑,一不小心,从山上摔了下来。只觉的嗡地一声,心想,完啦!谁知,他大难不死,二次得生,不知过了多久,又慢慢地醒过来了。他挣扎着爬了起来,刚想回家,看见他刚才卧身的地方有条尺把长、手指粗细的小蛇在慢慢地爬动。梁小愣住了,我自主地念起来:“蛇大哥呀!蛇大哥!莫非是你把我救了吗?”谁知,他的话刚一落音,那条小蛇象通人性地围着梁小玉转了三圈,“吱”地一下子钻到了梁小的袖筒里。接着就听见了一个脆生生的声音传了出来:“梁兄弟,梁兄弟,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呀!”听它会说话,可把梁小喜坏了,忙跑回茅屋向母亲诉说前情。老太太更是个心慈、喜欢养生的人,就赶忙找个水缸,把那条小蛇放到里面养了起来。  说来也怪,自从梁小*收养了那小虫,梁小上山采药也好,打柴也好,样样顺当。家里面缸一掀满满的,米袋一摸鼓鼓的,小锅一揭热腾腾香喷喷的几样小菜。梁小奇怪,也曾多次想问蛇哥,但都被老太太给拦住了。不知不觉过了半年多,这天梁小起早进城赶集,直到很晚才闷闷不乐的回到家。老太太看着儿子不高兴,就问道:“小呀!往日进城欢欢喜喜而去,欢欢喜喜而归,今日为何归来满脸不高兴呢?”梁小就从怀里掏出张大黄纸,对着老太太说道:“母亲你看,这是张招贤榜,上面写着:皇上得了重病,需要三片龙鳞治病。谁要是能献上龙鳞三片,*尽做,骏马尽骑!孩儿一不想做官,二也不想发财,只愁没有时机为父亲***,所以才烦恼!”  梁小的话正好被缸里的蛇听见了,他摆身一变,变成一个十分俊秀的书生。“老太太、梁兄弟,不必为了三片龙鳞发愁,小王自可奉献。”小王?俊书生?可把梁小*惊住了:“你……你是?”刚想张口问来,那书生又说话了:“实不相瞒,我本是龙王之子小青龙。只因半年前贪图玩耍,一时不慎摔在山下,眼看冻僵而死,多亏梁兄弟的身躯把我暖活了。满以为你们只是贫穷落到这一步,没有想到梁家还有深仇大恨。”“是啊!”老太太就把梁家如何被***臣所害之事说了一遍。书生气得跺脚捶胸,“想不到人间还有这种不平之事呀!老太太、梁兄弟,快刮下我三片龙鳞进京求官,寻求机会***去吧!”说完,他就摇身一变,一条不大的青龙现了出来。老太太还是与心不忍,梁小可没顾那么多,拿过菜刀砍了三片龙鳞就进京去了。  皇上没失前言,治好病后,就给梁小不少金银,还封了官职。得了官,按说梁小还不该向皇上参奏李真黑一本吗?或者是先把母亲接进京都过两天好日子,再寻找机会为梁家***也行呀。可他倒好,狗吃青草——长这一副驴心肠。自穿上官衣后,连他自己的姓都不知道了,眼也花了,心也变了,满眼的金银财宝,*俸禄。爹爹的仇,梁家的恨,老娘还在深山受苦,他完全抛在了脑后。这天,李真黑请吃酒,梁小酒后,不慎把实情都说了出来。李真黑一听,不由地吃了一惊。原来他就是仇人梁天玉的儿子!为了斩草除根,他的小眼珠子一转,一股黑水流了出来。一条毒计借别人手就把梁小给杀了。  自梁小死后,小青龙本想当作亲儿子,来抚养老太太,只因他本来就没好,又刮去了三片龙鳞,再加上结识了梁小这样的人感到难过,渐渐地感到自己不行了。这天,他把老太太领出茅屋,来到一棵小枣树面前,说道:“老太太,我怕是不行了。我死之后,你把我埋在这棵枣树下面,好好浇灌,自会有人养您老的。不过要千万嘱咐他们,人得讲良心,懂情义才行!”没过多久,小青龙死了,老太太把他埋在了枣树下面。说来也怪,这棵小枣树今天长一尺,明天长两尺,时间不长就长成棵很大很大的树,上面结了十个很大的枣。房子的周围满山遍野也都长出来好多枣树,这些枣树也都很快的长成了大树,枝头上挂满了大枣。老太太正看着纳闷,“哗啦”一声十个枣掉了下来,变成了十个玩童,一齐跪在地上喊娘。老太太交代他们做人要讲良心,重情义,又给他们一个个娶了媳妇,还都生了孩子。  就这样子子孙孙传了下来,人烟越来越厚,就有了枣庄这个村名。枣庄人重情义,讲义气的古风也就传了下来。

    参考资料:枣庄市市名由来

    相传在明朝光宗做皇上的时候,山西有个叫梁天玉的府官。此人两袖清风,刚正不阿,是个出了名的清官。他看着当地连年灾荒,老百姓缺吃少穿,生活非常贫苦,就暗地下了一道令,税免三成,公粮减半。谁知这消息传到了京城,被***臣李真黑知道了。其实,李真黑并不是脸黑、身上黑,而心里黑。李真黑本来就恨梁天玉,嫌他平常不给他烧香上供。今天一听说梁天玉暗地里给老百姓减税减粮,就急忙地向皇上奏了本,说他有谋反之意。黑白不分的皇上哪里容得这些,即刻下了一道圣旨,立斩梁家满门! 自古忠良不绝后。在被抄家时,梁老爷的夫人王氏和儿子梁小,被好心的官兵从后门放了出来。常言道:饥不择食,慌不择路。他们*大难不死逃出虎口,哪还顾得上什么东南西北,投亲拜友呢?见条大道便狠命奔去。饥餐渴饮,朝行夜宿,也不知走了多少天,赶了多少路程,一问才知道进入了山东地界。为了远避官府,他们*就在一个叫北山的脚下,搭起间茅草房住下,也就是现在的枣庄。吃没吃,喝没喝,他们*怎么活下来呢?梁小就每天到山上采药,到远处的集市上卖,换些吃的、穿的。 这天正式寒冬腊月,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了,梁小只好又到山上采药,将近下午时,忽然天***阴暗,北风猛号,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梁小想寻个避风雪的地方,哪知石冻路滑,一不小心,从山上摔了下来。只觉的嗡地一声,心想,完啦!谁知,他大难不死,二次得生,不知过了多久,又慢慢地醒过来了。他挣扎着爬了起来,刚想回家,看见他刚才卧身的地方有条尺把长、手指粗细的小蛇在慢慢地爬动。梁小愣住了,我自主地念起来:“蛇大哥呀!蛇大哥!莫非是你把我救了吗?”谁知,他的话刚一落音,那条小蛇象通人性地围着梁小玉转了三圈,“吱”地一下子钻到了梁小的袖筒里。接着就听见了一个脆生生的声音传了出来:“梁兄弟,梁兄弟,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呀!”听它会说话,可把梁小喜坏了,忙跑回茅屋向母亲诉说前情。老太太更是个心慈、喜欢养生的人,就赶忙找个水缸,把那条小蛇放到里面养了起来。 说来也怪,自从梁小*收养了那小虫,梁小上山采药也好,打柴也好,样样顺当。家里面缸一掀满满的,米袋一摸鼓鼓的,小锅一揭热腾腾香喷喷的几样小菜。梁小奇怪,也曾多次想问蛇哥,但都被老太太给拦住了。不知不觉过了半年多,这天梁小起早进城赶集,直到很晚才闷闷不乐的回到家。老太太看着儿子不高兴,就问道:“小呀!往日进城欢欢喜喜而去,欢欢喜喜而归,今日为何归来满脸不高兴呢?”梁小就从怀里掏出张大黄纸,对着老太太说道:“母亲你看,这是张招贤榜,上面写着:皇上得了重病,需要三片龙鳞治病。谁要是能献上龙鳞三片,*尽做,骏马尽骑!孩儿一不想做官,二也不想发财,只愁没有时机为父亲***,所以才烦恼!” 梁小的话正好被缸里的蛇听见了,他摆身一变,变成一个十分俊秀的书生。“老太太、梁兄弟,不必为了三片龙鳞发愁,小王自可奉献。”小王?俊书生?可把梁小*惊住了:“你……你是?”刚想张口问来,那书生又说话了:“实不相瞒,我本是龙王之子小青龙。只因半年前贪图玩耍,一时不慎摔在山下,眼看冻僵而死,多亏梁兄弟的身躯把我暖活了。满以为你们只是贫穷落到这一步,没有想到梁家还有深仇大恨。”“是啊!”老太太就把梁家如何被***臣所害之事说了一遍。书生气得跺脚捶胸,“想不到人间还有这种不平之事呀!老太太、梁兄弟,快刮下我三片龙鳞进京求官,寻求机会***去吧!”说完,他就摇身一变,一条不大的青龙现了出来。老太太还是与心不忍,梁小可没顾那么多,拿过菜刀砍了三片龙鳞就进京去了。 皇上没失前言,治好病后,就给梁小不少金银,还封了官职。得了官,按说梁小还不该向皇上参奏李真黑一本吗?或者是先把母亲接进京都过两天好日子,再寻找机会为梁家***也行呀。可他倒好,狗吃青草——长这一副驴心肠。自穿上官衣后,连他自己的姓都不知道了,眼也花了,心也变了,满眼的金银财宝,*俸禄。爹爹的仇,梁家的恨,老娘还在深山受苦,他完全抛在了脑后。这天,李真黑请吃酒,梁小酒后,不慎把实情都说了出来。李真黑一听,不由地吃了一惊。原来他就是仇人梁天玉的儿子!为了斩草除根,他的小眼珠子一转,一股黑水流了出来。一条毒计借别人手就把梁小给杀了。 自梁小死后,小青龙本想当作亲儿子,来抚养老太太,只因他本来就没好,又刮去了三片龙鳞,再加上结识了梁小这样的人感到难过,渐渐地感到自己不行了。这天,他把老太太领出茅屋,来到一棵小枣树面前,说道:“老太太,我怕是不行了。我死之后,你把我埋在这棵枣树下面,好好浇灌,自会有人养您老的。不过要千万嘱咐他们,人得讲良心,懂情义才行!”没过多久,小青龙死了,老太太把他埋在了枣树下面。说来也怪,这棵小枣树今天长一尺,明天长两尺,时间不长就长成棵很大很大的树,上面结了十个很大的枣。房子的周围满山遍野也都长出来好多枣树,这些枣树也都很快的长成了大树,枝头上挂满了大枣。老太太正看着纳闷,“哗啦”一声十个枣掉了下来,变成了十个玩童,一齐跪在地上喊娘。老太太交代他们做人要讲良心,重情义,又给他们一个个娶了媳妇,还都生了孩子。 就这样子子孙孙传了下来,人烟越来越厚,就有了枣庄这个村名。枣庄人重情义,讲义气的古风也就传了下来。 参考资料:枣庄市市名由来

    fsadfasdf

    史料记载,明朝初年,朝廷允许民间开矿,鲁峄地区(即现在的枣庄市中区范围)“乡民开山取石为磨、碾,挖井取煤作薪”。有诗人满碧山描 写当时的情景为:“磨塘山欲尽,煤井地皆空”。当时由于开采技术所限, 或一家,或三家、五家经济殷实的人家合伙开采地表浅层煤炭。. 随着煤炭的开采,逐渐地有移民迁徙到“峄北窑场”周围聚居。在各聚 居点,人们或以姓氏、或以地物村志等取名作标。比较有名的村落有:金庄 、三合庄、枣庄(因附近有一片枣林而取名)等。但在多年内枣庄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在外界并不出名。 至嘉庆元年(1796年)前后,朝廷继续实行“听民开采、不加禁止 ”的*,使得“矿山得以开放”。此后,枣庄地区出现了“县诸大族若梁 氏、崔氏、宋氏,以炭故皆起家,与王侯埒富”的局面(《峄县志》)。 光绪五年(1879年),枣庄的名士坤金铭、李朝相、法玉昆等人上 奏,经李鸿章奏准,正式成立了“官督商办”的“中兴矿局”。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元月,“商办山东峄县华德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经奏请,注销“山东峄县华德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中“华德”字样,定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 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公司”。 *元年(1912年),《中兴公司章程》正式施行。其中说明:“ 本公司总矿在峄县城北枣庄”。至此,枣庄地名在社会上才开始逐渐出名。 1928年首,建枣庄镇,直属峄县。1930年10月,枣庄镇划为 峄县第二区。***战争胜利后,*统治时期,枣庄镇一直隶属峄县。 1946年6月10日至10月7日,枣庄第一次解放期间,称枣庄特区,隶属鲁南第三专区,辖枣庄镇、中心镇、车站街、齐村镇、陶庄镇。1948年11月枣庄最后解放,称枣庄行政区,隶属鲁中南第五专区,辖枣 庄镇、中心镇、齐村镇、陶庄镇。 1949年10月,设在枣庄市现辖区内的县级党组织有峄县县委、枣 庄工委、滕县县委、麓水县委、临城县委(后改称薛城县委)、兰陵县委、凫山县委和白彦县委,都隶属于台枣地委。1950年5月,台枣地委与尼山地委合并,建立滕县地委,隶属于*山东分局。与之同时,台枣专署机 关与尼山专署机关合并,建立滕县专署,隶属于山东*。当时设在枣 庄市现辖区范围内的峄县、滕县、薛城县、凫山县等县委、县*,均隶属济宁地委专署。 1956年3月,撤销薛城县,其辖区分别划归滕县和微山县。 1958年3月,峄县撤销各区建制,将其所辖57个乡(镇)合并为 38个乡(镇)。9月,把38个乡(镇)撤销,建立了13个人民公社,年底合并为12个人民公社。11月21日,峄县县委、县*机关由峄县城迁往枣庄。1960年1月,峄县县委、县*撤销、建立枣庄*、市 *,隶属于济宁地委,市直机关驻枣庄。 1961年9月,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枣庄市由济宁专署管辖改 为省直辖。11月,山东*决定将原由济宁地委领导的枣庄*改由* 直接领导。至此,枣庄由一个普通的村庄名称上升为省辖市名称,枣庄也从 此步入了大发展的阶段。

    0 讨论(0)
提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