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税去离婚值得吗

默认分类 未结 1 1187
__42_mrB
__42_mrB 2023-03-21 21:48
相关标签:
1条回答
  • 2023-03-21 22:14

    网络配图

    “新国五条”对家庭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予以严格限制,规定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为了规避新政策,社会上出现了夫妻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约定将原有房屋归一方所有,另一方名下无房产,从而获得购房资格,获得更低的首付和享受首套房的利率。另一种情况则是卖房,离婚后,如果一方名下仅有一套房产,就可以避免个税。

    政策的不合理、不科学暂且放在一边不提,更加有趣的讨论是离婚避税这种行为应该如何看待?有人谴责这种合理避税的行为,说这种行为是利令智昏,对金钱的欲望胜过了道德的约束,丧失了对婚姻的尊重,蔑视了婚姻的神圣性。

    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如此上纲上线。

    首先,根据《婚姻法》规定,办理离婚的夫妻不管出于何种目的,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行为都是有效的。所以,不管是真离婚还是假离婚,或者他们为了某种目的去离婚,公权力都无权干涉,只要是双方自愿、手续齐全,都可依法办理。

    其次,实际上通过婚姻来获取政策上的好处,避免坏处的行为非常之多:有人为超生、多生而怀孕后假离婚;有人为躲避贷款、逃税漏税而假离婚;有人为了在城镇拆迁、农村征地中获取更多利益而假离婚;在国外,也有通过婚姻来避税的行为。

    最后,如何看待婚姻的神圣性?如果,婚姻具备某种神圣性,那么,这种神圣也是两个人心灵的契约,是人和神、人和自己周围人的关系,代表神圣的是婚宴、婚礼、婚纱和盖头。而民政局的那一纸婚书不过是最世俗、最功利的形式,代表国家的认可,从而划定经济、法律权利的凭证。老百姓过日子讲究的是实惠和精打细算,从这个角度说,甚至可以说通过假离婚避点税、省点钱,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相濡以沫,是平凡之中的神圣。

    不过,真以离婚避税时,夫妻往往会面临严重的道德风险。所谓道德风险是八十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当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时,会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自私行动”。保险业则是最典型的例子。当人们的车辆买了偷盗险之后,他们往往更不重视车辆的安全,而在没有购买保险之前,他们的行为却更谨慎。如果,保险公司按他们没有买保险之前的行为来测度风险,一定会蒙受损失。也就是说,购买的保险诱发了道德风险的行为,使人更不重视汽车的安全。

    对于假离婚也同样如此,势必会诱发道德风险。

    应该不值得吧,婚姻是人身的大事,如果离婚了,那是涉及人身的改变,如果对方不是假离婚而是以此为由的真离婚,谁又来给你证明这是假离婚,一旦办理了离婚手续,那是不可逆转的。

    不值的,需要谨慎考虑,婚姻不是儿戏,要认真看待

    不值

    0 讨论(0)
提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