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那是和妈妈沟通方式有关,哪几招可以让孩子准听话?

默认分类 未结 1 1245
_Anemone_
_Anemone_ 2023-03-22 13:23
相关标签:
1条回答
  • 2023-03-22 14:01

    两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刚开始成型,你给他说走慢点,他偏偏一摇一晃的小跑着,什么事都给你反着来,真的是让大人操碎了心。孩子不听话可能跟大人的沟通方式有关,换种说法或许就能有不一样的效果。

    晚上*点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妈妈会说:“到点了,快回房间睡觉。”孩子对妈妈的话是爱答不理。妈妈不妨说:“床上有恐龙,我们快去陪它玩吧”,孩子立马比谁跑的都快。当孩子不愿意收拾玩具的时候,很多家长会说:“你看你就不能收拾一下吗,房间乱成什么样子了”,聪明的妈妈会说:“晚上玩具不回家,爸爸妈妈是会想它的,”这种幽默化解法对孩子很是重要。

    平时晚上孩子去卫生间忘记关灯,家长就会一顿啰嗦说:“你不知道浪费电吗,不知道电费会要钱的吗,说多少遍要关灯,关灯,你就不长记性。”有的妈妈会直接告诉孩子:“你厕所灯没关。”有时候说太多不如直接说明重点,描述出问题。

    当孩子不敲门直接进你房间的 时候,直接说出你的感受“你这样突然进来我很不高兴。”可以让你和孩子更好的沟通。而不是对孩子说“出去,重新敲门进来,不知道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吗”,噼里啪啦的把孩子训斥一顿。

    适度懂得对孩子示弱,有的妈妈会说:“吵死了,你能不来烦我吗”,而有的聪明的妈妈会说:“宝贝,妈咪头好痛,你能安静会吗,让妈妈休息一会”,孩子知道妈妈不舒服,会热心的给倒一杯温水,然后小心的闭上嘴巴,去一边玩自己的玩具。

    在生活中,我们大人换个沟通方法或许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你们说是吗

    是的。可以经常和孩子沟通交流,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不要一味的去指责孩子。要学会尊重。同时也要更好的引导。给他们提出合理的意见。培养规则意识。就可以让孩子更听话。而且这样的沟通更加有效。

    相信有许多家长都有在生活中抱怨过孩子不听话,随着孩子的成长,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想法,有的时候就难免会出现一件分歧的事,家长跟孩子说了不能这样做结果他还是要做,就好像在故意和大人对着干,这也是许多家长在教育中十分让人苦恼的一个难题。确实,怎么让孩子听自己的话?那么,柠檬接下来就带大家了解在教育出现的一些误区以及如何与孩子更好的沟通的技巧方法。

    第一,很多家长以为声音大是权威的一种表现,会让孩子害怕,并且以后不再敢犯错误了。但是其实效果恰恰相反,如果你在孩子犯错误时,大声的批评斥责孩子,警告孩子下次不能再犯,这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观点,反而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做法就是,根本不听你说了什么,有的甚至就要和你说的反着干。

    在教育中,降低声调的说话方式才更有用。低声讲话给人的感觉是“理性”的在与你表述,而不是向你发泄怒火或者不满,这样会让听你说话的人感觉到你不是在***,是理智的,也能促使听的人理智倾听。因此如果说孩子在你的面前大声哭闹,这个时候你首先要保证自己的情绪不被孩子的情绪感染,然后才能理智、冷静的分析孩子哭闹的原因,去循循渐进的引导孩子,才能让孩子也学会控制住自己波动的情绪。并且,用不同于平日说话的低声来与孩子交谈,其实也是在暗示孩子:现在爸爸妈妈是很严肃认真的与你谈话,你一定要认真听才可以。

    第二,与孩子进行温暖的沟通。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特别讲究教育方法,孩子都有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一旦发现你是想要批评他责骂他,就更不愿意打开自己,并且开始进行紧张的心理防卫。而如果你采用温和民主的方式,先去消除孩子的对立情绪,那么孩子接下来才会慢慢对你打开心扉,并且愿意去接受你的观点。

    第三,说服孩子要有技巧。想要让孩子听你的话,家长还需要一些沟通技巧,比如在与孩子沟通时,就不要总是急于发表你的看法,也不要急着去打断、否定孩子,你不妨先听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然后再发表你自己的意见,但是在发表意见时也要注意,不要用“你应该怎么做”“你要怎么做”这种命令式语气,而是要用商量询问的语气,比如“我觉得这件事可以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就像这样,你觉得怎么样呢?”

    最后,家长请不要对孩子有过分的“唠叨”,实际上父母过多的唠叨,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得孩子感到不耐烦而听不下去,或者听的太多变得麻木。不妨可以换个角度,用不同的话语去提醒孩子,这样才不会让孩子觉得因为同样的错误被家长重复的不断的批评,也不会因此对爸爸妈妈的说教感到厌烦。

    要想让孩子听话,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因为孩子都是跟父母学习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另外父母也要说到做到,不要说话不算数。

    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孩子,不管优点还是缺点,孩子说的话要相信,平时沟通要有商有量,跟孩子做朋友,不要总是以命令口吻指使孩子。

    0 讨论(0)
提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