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的由来是什么?

默认分类 未结 1 1519
_Nanjolno_
_Nanjolno_ 2023-03-22 17:48
相关标签:
1条回答
  • 2023-03-22 18:01

    景泰蓝是一种集美术,金属,石料创作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诞生于我国元末明初,是西亚珐琅艺术“佛朗嵌”传入我国后,与我国青铜、玻璃、釉料、陶瓷、掐焊丝镶嵌、金银器等多门技艺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在我国历代聪明智慧的工匠手中培养出来的新的艺术骄子—高级金属手工艺品,而景泰蓝名字的由来却并不是在元末明初就定下来的。

    景泰蓝本名又叫铜胎掐丝珐琅,学名叫做金属胎起线珐琅制品,传入中国之初被称作“大食窑器、鬼国窑器”和佛郎嵌《格古要论~窑器论》。

    明末清初的文献中有“景泰御前珐琅”的称谓《天府广记》。清康熙十年(1680年),清宫造办处设立“珐琅作”。

    雍正乾隆时期,《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内,称金属胎起丝珐琅为“铜胎掐丝珐琅”。

    清宫物品入库时栓系的黄***签条上,亦称做“铜胎掐丝珐琅”。

    由此可见,铜胎掐丝珐琅这一称谓在清代已普遍流行。

    这个名称概括地反映了该项工艺的基本特征,比较科学,故为学术界所接受。

    铜胎掐丝珐琅还有个叫得很响的名字--“景泰蓝”。

    景泰蓝这个名字并不是元朝或是明朝出现的,虽然他以景泰做名,其实景泰蓝这个名字却是在清朝雍正时期才第一次被使用的:雍正六年五月初五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初四日,怡亲王郎中海望呈进活计内奉旨……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钦此。”、“乾隆三十二年二月初四日,……太监胡世杰传旨,多宝格内着作仿古样款掐丝珐琅一件、宝瓶一件、罐—件,俱要大明景泰阳纹款,先画样呈览,钦此。”

    这一记载把仿景泰时期的珐琅制品,称作“景泰蓝珐琅”,这是目前所见“景泰蓝”称谓的最早记录。但是,这段记录的读法不同,意思也不同。

    是"景泰 蓝珐琅瓶"还是"景泰蓝 珐琅瓶"呢?中国过去的文字中没有标点符号,要靠前后的意思和你读书的能力去判断。

    那么从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判断掐丝珐琅是否在雍正时期就被称为"景泰蓝"了。

    晚清陈浏的《陶雅》记载得最明确:"范铜为质,嵌以铜丝,花纹空洞,杂填彩釉,昔谓之景泰蓝,今谓之珐琅。"

    陈浏认为这类工艺品过去称景泰蓝,今天称珐琅。他实际上给说反了,应该是过去称珐琅,现在称景泰蓝。这条记载说明,至少在清后期,景泰蓝的名字就蔓延开来,社会接受了这个通俗易懂的名字。

    何以称作景泰蓝呢?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名称多解释为在景泰年间,由于景泰皇帝酷爱景泰蓝,而且其制造工艺日趋成熟,渐渐达到了一个时期的巅峰,因此诞生了很多的景泰蓝精品,并且形成了具有中国工艺特***的珐琅艺术,因此景泰年间的珐琅非常的出名,这也是景泰蓝这个名称由来的重要原因。

    而且在景泰年间珐琅的品种也日渐丰富,除了盒、盆、碗、花瓶等日用品以外,还有花觚、鼎、尊等大的摆件;装饰图案更是***多彩的人物、花鸟、动物、果实、风景等。

    但是对当时遗存的景泰蓝作品进行分析发现,上面的这种解释同历史事实很不相符,因为,金属胎珐琅工艺,既不创始于景泰年间,也非景泰年间最为盛行,只是景泰时期把早期遗存的许多旧器物重新做了改装组合,方获取了“景泰御前珐琅”的美誉。

    所以这个称谓很不科学,但是,由于景泰蓝这个名称流行十分广泛。已然成为中国特种工艺美术重要门类-掐丝珐琅的代名词,同事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再为其正名了。

    也有调侃似得人说那它为什么会叫景泰蓝,而不叫景泰绿、景泰红、景泰黄或是其它的什么名字呢?这是因为掐丝珐琅以蓝***基调为主。

    景泰蓝是一个外来文化,从中东***地区传进中国,***文化的主***调崇尚蓝***。大家有机会去***国家的时候,可以看到他们的建筑中,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调。

    一般也有人认为景泰蓝在景泰年间最为重要的是创造了许多新的釉***,仅蓝***就有钴蓝、天蓝、宝蓝、普蓝、粉青等。

    釉质优美沉稳、坚实浓郁、润泽光亮。由于许多器物多以蓝釉打底,创造了以蓝为主***调的风格,所以被称为“景泰蓝”,景泰蓝随后逐渐取代了珐琅的叫法。

    景泰是明代宗朱祁钰的年号。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钰代替被瓦剌掠走的兄长朱祁镇坐上皇位。景泰七年(1456年),英宗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朱祁钰病中被赶下台,两天以后就作古了。

    景泰皇帝在位时间不足7年,却已改制了不少前代遗存的珐琅重器,从而窃得“景泰御前作坊之珐琅”的美誉,可与永乐之漆、宣德之炉、成化之瓷相媲美。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年号成了掐丝珐琅的代名词。

    而掐丝珐琅为什么称“景泰蓝”,有三种说法比较流行:其一,“景泰蓝”工艺初创于明景泰年间。但“景泰蓝”(掐丝珐琅器)的制造,从有记年款识的作品看,最早为明宣德,时间早于景泰(景泰皇帝为宣德皇帝次子)。

    其二,“景泰蓝”工艺在明景泰年间最为精湛。然而使工艺史家迷惑的是,在明景泰朝不足7年的时间里,内忧外患频仍,各类***器的生产都陷于困境,哪里有人力物力制造成本高、难度大的金属胎掐丝珐琅器、而且在工艺上登峰造极呢?

    目前所见具明代年款的掐丝珐琅器以景泰年款为最多,且其中相当一些器物工艺卓越。但仔细观察这些杰作,却可以发现问题:一类是拼改之器,即借前代珐琅重器拼接改装成新器;另一类是后人改款之器,例如将万历款剔除,盖上景泰伪款。

    另外还有仿制之器,清代,皇帝命仿“景泰御前珐琅”的旨意屡见于造办处档案记载。所以,目前尚无一件器物成为公认的确切的景泰年制掐丝珐琅的标准器。

    其三,“景泰蓝”工艺以蓝***作地。掐丝珐琅器确有许多以深蓝或浅蓝作地***者,但明代晚期以后,以白***等珐琅为地的作品为数也不少,因此,这种说法显然有欠周全。

    由上可见,“景泰蓝”之称呼是不科学的。但鉴于此一词汇已广为流传,约定俗成,在确定“景泰蓝”即指金属胎掐丝珐琅器的前提下,我们也不必定要抹煞这一美称,它毕竟也反映了掐丝珐琅工艺史上的一种现象和问题。

    0 讨论(0)
提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