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默认分类 未结 1 1312
0对酒当歌0
0对酒当歌0 2023-03-23 09:16
1条回答
  • 2023-03-23 09:45

    阅读理解能力没办法走弯路,只能一条路黑到底,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切身体会),我的建议是先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接受能力,然后再提高理解能力,毕竟如果接受不了能力再高也白搭,还会陷入看不懂讲什么只是单纯的在读字。如果是三年级的孩子,故事书配合三字经效果最好,如果是五年级的孩子,建议初中作文书配合千字文或者文言文,在理解能力方面我们的文言文有着效果拔群的功能,切记不能心急。

    一、课堂对学生进行精读指导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初次接触阅读文时,老师一定要有耐心地引导学生读通读懂,并告诉学生,阅读文后的习题很容易,只要到短文中去寻找答案,当学生没做正确时,鼓励他再来一次,当学生做对时,要立即给予表扬,举一反三,多次训练。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语言知识与阅读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除了布置相适应的阅读任务以外,在课堂上适度的精读指导是相当有意义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语言,掌握必需的篇章知识,弄清语言各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帮助他们正确预测,有效推理。教师可以灵活的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反馈阅读理解的情况。二、课外引导泛读,提高阅读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建立起语感,才能使阅读有所提高。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孩子在家庭阅读时,父母应经常关注孩子的阅读情况,让他谈谈书的内容或对书的评价,避免盲读。三、训练答题技巧 阅读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答题时取得最大的正确率,所以教师要正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教学生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 1、至少读两遍时再做题。 2、遇到生词教学生这样处理:① 利用构词法知识猜测词义 ②一般的人名和地名可以不理解③ 有些名词要根据上下文意思来猜测其意义 3、弄清问题 ①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一段话设计的,因此可以从文中的某一段找到正确的答案 ‚有的有的问题是根据整篇文章设计的,要求学生认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或信息进行逻辑推理。 4、采用排除法在这样精泛结合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0 讨论(0)
提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