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的由来是什么??急用!!

默认分类 未结 1 934
_______亡心忘
_______亡心忘 2023-03-17 14:53
相关标签:
1条回答
  • 2023-03-17 15:04

    魏碑主要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时期的石刻书法艺术,属于楷书。因北朝主要由北魏王朝绵延而成,又有东魏、西魏等王朝,书法风格上也有统一之处,故而这一时期出土的石刻书法一般称为魏碑。  从历史上来看,书法史上有所谓“碑学”和“贴学”之分,这种分法是从清代阮元、包世臣提倡北碑书风开始的,这种书风的特点主要是推崇汉代和北朝的碑刻书法艺术,崇尚刚健质朴之美。汉代立碑风气非常流行,但立碑的身份要求却很严格,只有在地方或*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得到立碑的殊荣。到三国时的曹魏时期,曹操主张薄葬,并组织了一直专门盗墓的小分队,用掘墓所得来填补军费的缺口,自然有碑的墓葬首当其冲。晋代又曾严禁立碑。所以从这时起又出现了一种埋入地下的“碑”——墓志,这样既可以避开盗墓者的注意,又可以留名于千古。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魏碑”有碑和墓志两大类型。  另外,碑在较早时期也有两种形式,即碑和碣,《后汉书·窦宪传》章怀太子的注里称:“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  魏碑的美学皮象是质朴刚健,说到一个字就是“质”。质的美学表象是魏碑的笔划、结体、布局,乃至是石面的整体观感,说实话,拿来街边或书肆的字帖,没有比魏碑显得更质拙的了,实际上的碑石更是如此。阮元、包世臣当时倡导碑风时,也是以魏碑的“质朴”为出发点的。但在魏碑的更深层次,或说在玩味几番之后,我们会发现,魏碑的美学印象竟然不是表面上的“质”,而是一种让人不可企及的“清朗”,不见半分令人厌恶的秀气的大开大合的清朗,这或许是魏碑的真正令人着迷之处。

    魏碑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现存的魏碑书体都是楷书,因此有时也把这些楷书碑刻作品称为“魏楷”。魏碑原本也称北碑,在北朝相继的各个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国时间最长,后来就用“魏碑”来指称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内的整个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这些碑刻作品主要是以“石碑”、“墓志铭”、“摩崖”和“造像记”的形式存在的。参考资料:http://www.ihabits.com/zh:%E9%AD%8F%E7%A2%91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亲,很高兴为您解答,答案是这样的:

    1、来历

    北魏统一北方,***洛阳,结束了黄河流域的混乱局面。北魏孝文帝雄才大略,提倡汉化,发展教育,洛阳再次成为书法艺术的中心,一种介于汉晋隶书和唐楷间的独特风格的新书体--魏碑体产生了。 北魏平城时期是指公元4世纪90年代末至5世纪90年代前期。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定都平城,从此开始了北魏在平城的历史。北魏皇帝重用汉族士族知识分子,自觉推动了与汉族文化的融合。

    2、特点

    ①横画和捺画保持隶书的特点,常伸展到字形边界甚至超出边界;

    ②字形与隶书相比呈扁方形;

    ③突出的特点是撇捺向两侧伸展,收笔前的粗顿以及抬峰,使整个字形厚重稳健略显飞扬、规则中正而有动态,颇具审美价值。

    3、意义

    北魏时期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主要时期,北魏时期形成了一种风格独特的楷书,我们称之为“魏碑体”。在清朝康有为的大力推崇下,名声大噪,享誉书法史,但是“魏碑体”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的形成与发展交织着*和历史文化的变迁。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里面明确提出:“今日欲尊帖学,则翻之已坏,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则磨之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尊之者,非以其古也。笔画完好,精神流露,易于临摹,一也;可以考隶楷之变,二也;可以考后世之源流,三也;唐言结构,宋尚意态,六朝碑各体毕备,四也;笔法舒长刻人,雄奇角出,迎接不暇,实为唐、宋之所无有,五也。有是五者,不亦宜于尊乎!”钟致帅《雪轩书品》称:“魏碑书法,承汉隶之余韵,启唐楷之先声。”唐初几位楷书大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都是取法魏碑的。

    0 讨论(0)
提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