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与雪有关的古诗,带赏析

默认分类 未结 1 1505
__________v_o
__________v_o 2023-03-17 14:28
相关标签:
1条回答
  • 2023-03-17 15:28

    1.白雪却嫌春 {MOD}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 {MOD}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充满他们心头的,只有为友人归家的喜悦之情。因此,那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就象美丽的春天突然到来。“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惊异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此时的雪景分外迷人。

    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赏析:“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诗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 {MOD}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因而本词中词人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似和不似都奇绝”。“似”是言 {MOD},“不似”则言香。朦胧月 {MOD}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这确实是种奇妙的境界。

    4.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赏析:我想起旧事仍然感到有点惆怅,你初出远门一定非常辛苦。

    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赏析: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于是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qíqū)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

    6.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赏析: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满天飞舞的特征。晋伍辑之《柳花赋》曾形容:“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飙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 {MOD}而齐明。”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宋代的贺铸《青玉案》词有“满城风絮”句。)由此较之,雪花柳絮,可谓是异迹而同趣了。如此再看“撒盐空中”的比方,则未免有局促见肘之诮了。

    7.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8.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赏析:《苑中遇雪应制》诗中说:“不知庭霰(xiàn)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他说他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庭霰:指落在庭院里的雪花),还以为昨夜庭院枝上开了花,比喻生动、贴切。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小雪》

    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

    唐·无可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扩展资料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关汉卿《大德歌·冬》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佚名《采薇》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1、《雪梅·其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赏析:

    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雪和梅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 {MOD},装点了***,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

    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

    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2、《别诗二首·其一》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赏析:

    用分别时雪花飞舞的凄凉和重逢时百花盛开的温暖做对照,抒发重逢的快乐。

    3、《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三、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诗人落寞情怀。五、六两句写远离亲人,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更表达出思乡之切。最后两句寄希望于新年,飘泊之感更烈,自然真切。

    全诗用语朴实,抒情细腻。离愁乡思,发泄无余。其中“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一句,从王维《宿郑州》“他乡绝俦侣,孤案亲僮仆”化出。本诗作为“万里身”、“异乡人”的深绘,更加悲恻感人。

    4、《雪梅·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赏析:

    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

    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5、《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赏析: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

    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6、《塞下曲六首·其一》

    *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 {MOD}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赏析:

    首句言“*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 {MOD}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

    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

    “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

    7、《寿阳曲·江天暮雪》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赏析:

    “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这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

    8、《雪望》

    寒 {MOD}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赏析:

    这首冬雪诗,前四句首先交代时间:冬日的黄昏,地点:孤村;接着,从听觉方面写处处风声急;继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溪深”、“山冻”,紧扣一个“雪”字。

    后四句具体描绘雪景,以沙鸥与鹭鸶难以辨认,“汀”与“洲”不能区分来映衬大雪覆盖大地的景象,突出“望”之特点。

    “野桥”两句写几株梅树枝头上都是白梅与积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与唐代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有异曲同工之妙。

    9、《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10、《除夜雪》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赏析: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扩展资料:

    古诗中,雪经常和梅花一起作为同时出现的意向。

    雪从物理学上讲,是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

    由大量白 {MOD}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的降水。雪是水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

    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带地区和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微小。

    古诗中“雪”的雅称有:琼芳、琼妃、琼花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雪

    《春雪》【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 {MOD}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这首《春雪》,构思新巧。“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 {MOD}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 {MOD}”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着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 {MOD}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 “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 。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 {MOD},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 {MOD}。真正的春 {MOD}(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 {MOD},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 {MOD}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 {MOD}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 {MOD}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而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现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和“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现出诗人在*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赏析: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摩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 {MOD},装点了***,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赏析:董大,即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高适《别董大》诗的第二首说:“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 {MOD}。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别诗二首·其一》【南朝齐】范云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赏析:用分别时雪花飞舞的凄凉和重逢时百花盛开的温暖做对照,抒发重逢的快乐。

    《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唐】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三、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诗人落寞情怀。五、六两句写远离亲人,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更表达出思乡之切。最后两句寄希望于新年,飘泊之感更烈,自然真切。全诗用语朴实,抒情细腻。离愁乡思,发泄无余。其中“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一句,从王维《宿郑州》“他乡绝俦侣,孤案亲僮仆”化出。本诗作为“万里身”、“异乡人”的深绘,更加悲恻感人。

    崔《除夜有感》:“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此所谓真诗,正不得以晚唐概薄之。按崔此诗尚胜戴叔伦作。戴之“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已自惨然,此尤觉刻肌砭骨。崔长短律皆以一气斡旋,有若口谈,真得张水部之深者。如“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皆本 {MOD}语佳者。至《春夕》一篇,又不待言。

    《雪梅·其二》【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赏析: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摩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 {MOD},装点了***,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真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赏析:《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单于夜遁逃”,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 {MOD}的掩护仓皇逃遁。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的必胜信念,令读者为之振奋。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不仅仅因为轻骑快捷,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遮掩了他们***的寒光。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满怀着必胜的信心。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塞下曲六首·其一》【唐】李白

    *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 {MOD}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赏析:首句言“*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 {MOD}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 {MOD}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遂持王首而还”。这里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扩展资料:

    雪: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由大量白 {MOD}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的降水。雪是水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带地区和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微小。

    参考资料:雪-百度百科

    关于雪的诗句古诗1、《白雪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李花二首》唐·韩愈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3、《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4、《南秦雪》唐·元稹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5、《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6、《苦寒吟》唐·刘驾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8、《喜祖三至留宿》唐·王维门前洛阳客,下马拂征衣。不枉故人驾,平生多掩扉。行人返深巷,积雪带馀晖。早岁同袍者,高车何处归。9、《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10、《送卢员外》唐·薛涛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11、《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12、《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 {MOD},城中增暮寒。13、《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14、《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15、《北风行》唐·李白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16、《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7、《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18、《学刘公干体》南北朝·鲍照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19、《村雪夜坐》唐·白居易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20、《子夜四时歌》南北朝·南朝民歌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21、《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唐·刘禹锡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树上因依见寒鸟,坐中收拾尽闲官。笙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更欢。遥想兔园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旗竿。22、《寒梅词》唐·李九龄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23、《长安冬日》唐·杜荀鹤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还应公道在,未忍与山期。24、《独酌》唐·杜牧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25、《风雪中作》唐·白居易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26、《商州客舍》唐·孟郊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四望失道路,百忧攒肺肝。日短觉易老,夜长知至寒。泪流潇湘弦,调苦屈宋弹。识声今所易,识意古所难。声意今讵辨,高明鉴其端。27、《钟陵夜阑作》唐·韦庄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流落天涯谁见问,少卿应识子卿心。28、《大雪歌》唐·李咸用同云惨惨如*,寒龙振鬣飞乾雨。玉圃花飘朵不匀,银河风急惊砂度。谢客凭轩吟未住,望中顿失纵横路。应是羲和倦晓昏,暂反元元归太素。归太素,不知归得人心否?29、《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楼》唐·张义方恰当岁日纷纷落,天宝瑶花助物华。自古最先标瑞牒,有谁轻拟比杨花。密飘粉署光同冷,静压青松势欲斜。岂但小臣添兴咏,狂歌醉舞一家家。30、《雪中忆李楫》唐·王维积雪满阡陌,故人不可期。长安千门复万户。何处躞蹀黄金羁。31、《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唐·王维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1.白雪却嫌春 {MOD}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 {MOD}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赏析:充满他们心头的,只有为友人归家的喜悦之情。因此,那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就象美丽的春天突然到来。“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惊异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此时的雪景分外迷人。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赏析:“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诗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 {MOD}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因而本词中词人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似和不似都奇绝”。“似”是言 {MOD},“不似”则言香。朦胧月 {MOD}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这确实是种奇妙的境界。4.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赏析:我想起旧事仍然感到有点惆怅,你初出远门一定非常辛苦。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赏析: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于是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qíqū)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6.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赏析: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满天飞舞的特征。晋伍辑之《柳花赋》曾形容:“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飙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 {MOD}而齐明。”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宋代的贺铸《青玉案》词有“满城风絮”句。)由此较之,雪花柳絮,可谓是异迹而同趣了。如此再看“撒盐空中”的比方,则未免有局促见肘之诮了。7.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8.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赏析:《苑中遇雪应制》诗中说:“不知庭霰(xiàn)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他说他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庭霰:指落在庭院里的雪花),还以为昨夜庭院枝上开了花,比喻生动、贴切。《小雪日戏题绝句》唐·张登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唐·徐铉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小雪》唐·李咸用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小雪》唐·无可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0 讨论(0)
提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