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拳 套路学习的顺序是怎么样的

默认分类 未结 1 1779
√囨囚囨図
√囨囚囨図 2023-03-17 17:39
1条回答
  • 2023-03-17 18:09

    咏春有三个徒手套路,分别是初级套路小念头(又叫小练头)、中极套路寻桥(又叫沉桥)、高级套路标指;一套十二式藤圈手;还有八节木人桩,共116式;器械有一套刀法,叫八斩刀,共八节;一套棍法,叫六点半棍。刚开始先学徒手套路,徒手套路自然是从初级开始学,然后是中级、高级;然后是藤圈手,学完之后在学木人桩;八斩刀最好也是学完徒手套路后再学,棍法没有特殊要求。

    咏春拳的套路有三种(其实不止3种,因为后面几种是兵器的套路,所以不做解释,只要精通这3种你的功夫已经很了不起了)...小念头(最基本的套路,学好它等于学好了一半咏春)。寻桥(稍微高级一点的套路)。标指。...小念头包括了咏春拳中许多实用手法,只要把小念头动作做到规范,再与同伴进行一些练习,那么你的格斗完全没问题了。...

    首先是小念头,之后是寻桥,标指,单赤手和双赤手没有什么先后顺序,可以这么说,三个套路中,最重要的就是小念头,但是实战的精华就是双赤手,所以双赤手从一开始就要一直开始训练,当然,木人桩也是一样,也是要融会在三个套路之中的。

    小念头,寻桥,标志,单粘手,双粘手,盘手,路手,木人桩训练,咏春功力训练。

    散手十二式 小念头 寻桥 标指 木人桩法 双刀 六点半棍

    答;永春白鹤拳的基础套路   中华武坛、百花盛开,南拳北腿、各有千秋,内外两家、风格各异。但无论何种拳术,对其基本功都有一套严格的训练方法。永春白鹤拳亦是如此,将拳术之精华融于套路中,以套路为基础,配于丹田功的各种呼吸叫应,进行反复操练以培养各种实战所需之素质是其基本功训练的一大特 {MOD}。   永春白鹤拳的基础套路主要有"三战"、"节力"和"十三步摇"这三个套路。"三战"主要是练习端正子午和协调发劲,"节力"主要是加固丹田功和练习"节力注势","十三步摇"主要是消除"僵劲"和练习步型转换的准确性。学员们只有较好地掌握这三个套路的动作与要领后,才能开始学习永春白鹤拳的其他套路、对练和***。永春白鹤拳师在授徒时也大都以纠正这三个基础套路的动作、力点来提高学员的技术水平。   永春白鹤拳流传至今已近四百年,由于分布、师承、以及吸收外来拳种之精华等众多因素。使得这三个基础套路在外形演练上已不尽相同,可其内在的要点却是一致的。如"三战",步型上有练"单脚蹀进"的、也有练"双脚蹀进"的;手型上有练"荷叶翻珠"的、也有练"鹤爪催力"的;还有永春拳师在南洋传授的"五套宗法";(永春人习惯称三战为宗)此皆为永春白鹤拳三战。"节力"有练"蝴蝶双飞"的、也有练"燕子剪尾"的;"十三步摇"有练"前弓后箭"步的;也有练"单鞭落体"式的;他们虽然在外形招式上有所不同,但风格和要点都是一致的。都强调"万拳归宗,宗应催节。节当捆摇,摇须震胛。起牙关夹尾椎而起,献八卦落大椎立献。吞浮在于前,吐沉在于后。桩似松立,落地当平分;步似猫奔,脚力三七分。双手捧月在,子午阴阳伴。三曲对三池,出箭对平肩。节力若注势,三关则齐出。四枝若摇动,中枝必当归。内节硬如铁,外节韧如藤,尾节手指似粘泥。上山如猛虎,入海似胶龙,出手有如探囊取物。力由三奇起,劲自丹田发。脚底通丹田,明镜存于胸。" 第一节、三战述要  永春白鹤拳的三战主要是通过进退三步的战术训练。来增强实战意识,同时体现自身的拳术风格。其动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包纳着永春白鹤拳至精至微的内函。   在民间,人们习惯称"三战"为"宗",素有"万拳归宗"之誉,故称为"拳母"。其主要是通过进退三步模仿对手出招而出招的"双龙探海"、"荷叶翻珠"、"双枝寸进"这三个动作的组合练习,来端正子午,锻炼周身各部的协调发劲。还通过"吞、吐、浮、沉"的调息方法,来增强丹田的提气、运力,以进行周身各部间相应的催沉捆守练习。   "宗"系闽南方言,难以用确切的文字来表达,只能说个大概。"宗"即为"中正",是端正子午的意思,具体要求为头颈正直,百会戴起,身抱四正,鼻脐为正。"宗"的另一层意思则为"宗劲",我们知道:白鹤从水里冲上岸时,总是高昂头颅,震动双翅,片刻间就能将身上的水弹掉、抖净。这种弹抖之劲就叫"宗劲"。"宗劲"同时还包含有对拨、弹抖、顿催、颤催、摇俊等劲力特征,故称为永春白鹤拳的一切劲力之源,是永春白鹤拳协调发劲的具体化表现。    第三章、永春白鹤拳的基础套路   中华武坛、百花盛开,南拳北腿、各有千秋,内外两家、风格各异。但无论何种拳术,对其基本功都有一套严格的训练方法。永春白鹤拳亦是如此,将拳术之精华融于套路中,以套路为基础,配于丹田功的各种呼吸叫应,进行反复操练以培养各种实战所需之素质是其基本功训练的一大特 {MOD}。   永春白鹤拳的基础套路主要有"三战"、"节力"和"十三步摇"这三个套路。"三战"主要是练习端正子午和协调发劲,"节力"主要是加固丹田功和练习"节力注势","十三步摇"主要是消除"僵劲"和练习步型转换的准确性。学员们只有较好地掌握这三个套路的动作与要领后,才能开始学习永春白鹤拳的其他套路、对练和***。永春白鹤拳师在授徒时也大都以纠正这三个基础套路的动作、力点来提高学员的技术水平。   永春白鹤拳流传至今已近四百年,由于分布、师承、以及吸收外来拳种之精华等众多因素。使得这三个基础套路在外形演练上已不尽相同,可其内在的要点却是一致的。如"三战",步型上有练"单脚蹀进"的、也有练"双脚蹀进"的;手型上有练"荷叶翻珠"的、也有练"鹤爪催力"的;还有永春拳师在南洋传授的"五套宗法";(永春人习惯称三战为宗)此皆为永春白鹤拳三战。"节力"有练"蝴蝶双飞"的、也有练"燕子剪尾"的;"十三步摇"有练"前弓后箭"步的;也有练"单鞭落体"式的;他们虽然在外形招式上有所不同,但风格和要点都是一致的。都强调"万拳归宗,宗应催节。节当捆摇,摇须震胛。起牙关夹尾椎而起,献八卦落大椎立献。吞浮在于前,吐沉在于后。桩似松立,落地当平分;步似猫奔,脚力三七分。双手捧月在,子午阴阳伴。三曲对三池,出箭对平肩。节力若注势,三关则齐出。四枝若摇动,中枝必当归。内节硬如铁,外节韧如藤,尾节手指似粘泥。上山如猛虎,入海似胶龙,出手有如探囊取物。力由三奇起,劲自丹田发。脚底通丹田,明镜存于胸。" 第一节、三战述要  永春白鹤拳的三战主要是通过进退三步的战术训练。来增强实战意识,同时体现自身的拳术风格。其动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包纳着永春白鹤拳至精至微的内函。   在民间,人们习惯称"三战"为"宗",素有"万拳归宗"之誉,故称为"拳母"。其主要是通过进退三步模仿对手出招而出招的"双龙探海"、"荷叶翻珠"、"双枝寸进"这三个动作的组合练习,来端正子午,锻炼周身各部的协调发劲。还通过"吞、吐、浮、沉"的调息方法,来增强丹田的提气、运力,以进行周身各部间相应的催沉捆守练习。   "宗"系闽南方言,难以用确切的文字来表达,只能说个大概。"宗"即为"中正",是端正子午的意思,具体要求为头颈正直,百会戴起,身抱四正,鼻脐为正。"宗"的另一层意思则为"宗劲",我们知道:白鹤从水里冲上岸时,总是高昂头颅,震动双翅,片刻间就能将身上的水弹掉、抖净。这种弹抖之劲就叫"宗劲"。"宗劲"同时还包含有对拨、弹抖、顿催、颤催、摇俊等劲力特征,故称为永春白鹤拳的一切劲力之源,是永春白鹤拳协调发劲的具体化表现。   "子午中正"与"宗劲"之间的关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在三战的整个演练过程中,都以端正"子午"为三战动作的技术规格对"宗劲"进行各种朝向、大小、长短的练习。 一、子午中正  子午中正是指在人体的"子午中线"与地面成垂直状态的情况下,身体各部与"子午中线"保持相向垂直状态。   人的鼻子在头部的中央,鼻子也即是人体的"中点"。一个人不论以什么样的姿势站立,从鼻子向下的垂直线,就是人体的"重心线"。肚脐在肚子的中央,肚脐也是人体的中点。鼻子与肚脐的连线即为人体的"子午中线","子午中线"附于"重心线"之上便构成与地面成垂直状态,这就是"鼻脐为正"。   而身体各部与"子午中线"保持相向垂直状态是指在"鼻脐为正"的前提下,头部、肩部、手部、脚部在运动状态下或以所构成的平面和"子午中线"应保持相向的垂直状态。或以力向的相向平衡支持"子午中线"保持垂直状态。具体要求表现为"身抱四正"。 二、身抱四正  身抱四正是指以一定的身形转换,有利地配合丹田做吞、吐、浮、沉的呼吸叫应。促使各部筋脉进行相应的催、沉、捆、守,使得头部、肩部、手部、脚部四部的动作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格,同时起动、同步运行、同时达到一定部位,与"子午中线"构成相向垂直状态。   三战在演练过程中,其身形变化不大,只是以"含胸拔背"和"挺胸收腹"的身形转换有力地配合丹田做吞、吐、浮、沉的呼吸叫应,催动身体各部动作的全面到位。吸气为吞,此时身体较为浮上,其身形动作为"含胸拔背",周身之力有如海纳百川之势随气经胸腔吸入丹田,尾椎夹起,使得丹田之气经尾椎,通命门,上大椎,直冲百会穴。然后"舌顶上鄂",使百会穴上的"宗气"经印堂穴下放至胸部的檀中穴,这即为丹田功中的小周天。呼气为吐,此时身体较为沉下,其身形动作为"挺胸收腹",真气随檀中穴的献出(又称献八卦),大椎穴的沉落,流向四枝,这即为丹田功中的大周天。(有关丹田功的具体说明在《***篇》中详细介绍。)   尾椎的收夹与檀中的收献决定着"含胸拔背"和"挺胸收腹"的身形转换,《永春白鹤拳谱》对此记曰:"起牙关夹尾椎而起,献八卦落大椎立现。"此间的微妙变化与头部、肩部、手部和脚部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 三、头部  头部乃一身之主,头部位置的变化,能通过改变脊柱曲度引起上体状态的变化,还能发射性地引起肢体肌肉张力的重新分配。故而一身要端正,首先头颈必须提正。三战中要求头部应有顶戴石磨之意,即为头颈提正,百会戴起,顶力向上,下颏内收,颈部肌***张,天柱穴随牙关的吞吐进行相应的收缩,与下颏构成一个三角支架牢牢支撑着整个头部,左右两耳边与颈项之力要顶椎而起,和两肩***之力相呼应。演练过程中,整个头部与颈部始终与"子午中线"相向垂直,聚神于"印堂穴",眼神藏守,四面观瞻,此眼能四顾,耳能听风也。   而牙关之力要提起,就必须两耳边之力先略为下沉,口微开启有似魁星嘴,舌尖卷起,咽喉气管展开如横行插落,与檀中、丹田、尾椎、大椎相互叫应。起牙关可使小周天的运行更加顺偿,同时又可提高演练时的精神气,但却不可"舌顶上鄂",造成"宗气"不顺,导至内伤。"舌顶上鄂"是指大周天运行之前,采用"舌顶上鄂"将"宗气"和"牙关力"接至"檀中穴",随着大周天的运行"舌尖"应重新卷起。(有关牙关功的具体说明在《***篇》中详细介绍。 四、肩部  肩部乃身体通往头颈与手部的桥梁。双肩的吞、坠、插、捆、采、震决定着双手力的朝向与特征。   在三战的演练过程中,双肩所构成的平面应呈水平状态,不能一高一低,这就是肩部的正直。肩部的"吞沉"使得胸背的肌肉同颈部的肌肉相向紧张,有利于身体与头颈间力量的传送。   在手桥的变化过程中,肩部的变化不大,只是以"吞肩插胛"和"沉肩束胛"的肩型转换,配合双手进行"宗劲"的收放催沉练习。   当双手做"双龙探海"的动作时,肩部则采取"吞肩插胛"将"宗劲"由肩部直线送出,直达指端,这就是所谓的"出箭对平肩"。   当双手做"荷叶翻珠"的动作时,肩部则采取"沉肩束胛"、"双肘内夹"将"宗劲"由指端回收至肩部,使得手部"三曲"部位(手、肘、肩之凹陷处。)井井朝上,手心的凹陷处与肩部的凹陷处同高;   当双手做"双枝寸进"的动作时,肩部仍然采用"沉肩束胛"牢牢捆住双肩,双肘仍然内***紧护住肋部,只是以拇指紧扣、手腕外转配合呼气将力点传至手掌外沿的"穴"神门",此时"虎口"与肩部的凹陷处同高;我们称"虎口"与肩肘的凹陷处为"三池"部位,   在双手进行"荷叶翻珠"与"双枝寸进"的动作转换过程中,肩部始终采用"沉肩束胛"牢牢捆住双肩,只以手腕的转动做"三曲"与"三池"间相对的转换,故称之为"三曲对三池"。 五、手部  手部乃一身之门户,手桥的变化是三战内在劲力的外在表现。双手在做"双龙探海"、"荷叶翻珠"、"双枝寸进"这三个组合动作时,其所构成的平面应呈水平状态,不能一高一低,同时左右手的发力应当相等,这就是手桥的正直。   手有三节部位,内节沉肩是为根,外节吞坠是为枝,尾节灵活是为叶。两肘护肋,两手守宗,做出相应的变化招式,故只有根基稳固,枝叶才能繁茂。两手拇指应当紧扣,其余四指梢缩入,这样腕力才能沉坠,其力方可回肩。   做"双枝寸进"时,当以内节肩力"催动"外节手肘,带动腕力进行沉坠;做"荷叶翻珠"时,当以手腕转动,带动外节手肘内夹,将力回传至肩部进行"捆守";故有"宗须催节、节须捆守"之说。久练之,内节经过长期的"捆守"训练自然硬如铁,外节经过长期的"转动"训练自然韧如藤,尾节手指经过长期的内力"催化"训练自然如同粘泥一般,能做化横、进直、收束、粘绞的变化,做上下左右出入的运动。 六、脚部  脚部乃一身之根基,步型的准确性关系着三战整体的演练水平。三战采用"中盘勒马步"进行练习,"中盘勒马步"以其"不丁不八"的马势造形,要求前膝对鼻,与鼻子处在同一平面,后脚跟对其***中,两膝要与身同方向,不要开出曲入,应以正为主,就好比一个等边三角形牢牢地支撑着上半身的运动。并且要求每步的步距、步高相等,这就是步型的正直。这种步型看似简单易学,实际上是最难掌握的,它内在的精微变化与呼吸叫应、身形转换、手桥变化是紧密相连的。   当手桥做"荷叶翻珠"时,其身形转换是化"挺胸收腹"为"含胸拔背"的动作。此时,两脚五指应抓地而起,"涌泉穴"与地面自然分离,前脚膝盖内扣,后脚弯处的两条大筋自然浮出,两脚之力随股沟筋脉缩入***,尾椎夹起,以增强丹田之力,进行小周天的运行。   当手桥做"双枝寸进"时,其身形转换是化"含胸拔背"为"挺胸收腹"的动作。此时两脚五指应放开,使"涌泉穴"贴近地面,两侧膝盖略为外展,随着"檀中穴"的献出、"大椎穴"的沉落,将力量由两脚平分至地面,以配合大周天的运行。   "中盘勒马步"就是通过这两脚的"一收一放"有力地配合丹田做"腹式张缩运动",支配着手桥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桩似松立,落地当平分。"   而"步似猫奔,脚力三七分"是指进退步时,脚步的轻快敏捷以及两脚力量的分配。进退步之前,前脚膝盖必须重新内扣,后脚弯处的两条大筋浮出,"涌泉穴"与地面自然分离,两侧"环跳穴"有如铁夹般夹住臀部,使整个身体在进退步的过程中依然保持"子午中正",不会前后倾斜,左右摇摆。此时的步型,后腿上直下曲,前腿上曲下直,后脚上直是载身之势,载身坐住后脚,负载着全身重量的十分之七,前脚上曲下直,负载全身重量的十分之三,形成"前三后七"的脚力分配。进步之时,进步之脚跨部以下关节应当放松,脚一着地,五指力随之到地,即感到有回力推起,同时支撑脚的脚尖外展,将负载全身重量的十分之三通过支撑脚的"环跳穴"转到落地脚的"环跳穴"从而传至地面,与地面推起的回力"对推叫应",重新形成"前三后七"的脚力分配。   所谓的"对推叫应"就是全身各处的有机连续发力,好象水车的两头,连接横轴转轮,一动百动,配合和顺,自然接应。但却不可有水车的声响,行步时应俱有小猫行步的轻快以免产生死力、僵劲。(落地平分与脚力三七分涉及到永春白鹤拳八大步法中"勒马"与"剪马"间的转换,具体说明在《技击篇》中详细介绍。) 七、宗劲的练习  宗劲的练习一般分为三个步骤:懂劲、练劲和用劲。懂劲是指懂得正确的发劲原理,练劲是指以正确的发劲原理进行一系列的练习,用劲是指如何进行劲力的运用。   武术的劲力大多有明、暗两劲之别,明劲见于外型、指身体外部的劲力,又称为外劲。暗劲潜于内在、指身体内部的力量,又称为内劲。两者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以明抚暗、视为收劲,以暗抚明、视为发劲。劲力的收发是武功修炼的一大课题。如果只会收劲而不会发劲那是无劲可收的,而如果只会发劲而不会收劲那所发之劲必然冒失,只有两者皆能,方为懂劲。   永春白鹤拳的外劲是指人体外部肌肉组织的迅速张缩,各处筋骨相应催沉捆守而形成的劲力。物理学上,凡是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发生形变作用的都称为力。在武术上,"力"仅仅是指对重物发生作用(举或推)的那种"力量"。例如一个人的手臂拥有八十斤的力,如果单靠手臂的力量,他是无法推动一百斤重的物体,而如果能将腿部、腰部、肩部的力量运行至手臂,与手臂的力量进行合并,那所产生的劲力则可将一百斤的举重举过头顶。武术需要的是这种周身各部合并而成的"巧劲",不是身上某一部位的单独"蛮力"。   永春白鹤拳的内劲是指由丹田的吐呐生息,化"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带动周边穴位的呼吸叫应,发挥内部器官的潜在功能所形成的一股周流全身的"宗气"。"腹式呼吸"即为腹式的张缩运动,应做到呼吸深长有力、均匀沉细,注意力集中并意守丹田。这样就会很自然地把"宗气"由丹田,运行周身,抚于外劲,达到两劲合一的效果,然后又以周身筋骨相应催沉捆守,使其同时具有发劲与收劲的功能,从而形成一股穿透力极强的"宗劲"。其所具有的这种功能使永春白鹤拳形成一门攻守合一的拳法。   "宗劲"的形成,主要表现为"三奇"与"丹田"间的协调配合。"三奇"即为"涌泉"、"环跳"、"肩胛"三部之力。而"丹田"不单指小腹的"气海穴","丹田"有上、中、下之分别,"上丹田"即为"印堂穴"、"中丹田"即为"檀中穴"、"下丹田"即为"气海穴"。三战的动作大多以双手外节手肘内夹,将力回传至肩部进行"捆守",经肩部与胸部的筋脉催沉后聚于"檀中穴"。双脚则以脚指抓地、"涌泉穴"空出,然后由"环跳穴"进行传送,腿部筋脉进行相应收缩,将腿部的力量吸入***与"气海穴"中的"宗气"进行合并后运行至"檀中穴"。这均为"以明抚暗",是将"宗劲"收藏以备临敌之用。也就是《永春白鹤拳谱》中所讲述的"脚底通丹田、明镜存于胸"。而当双手做"双龙探海"的动作时,随着"檀中穴"的献出,"宗劲"一分为二,一股随肩部的催沉、手肘及手腕的转动直透指端。另一股"宗劲"随着"檀中穴"的献开,"环跳穴"的催送,直透脚底的"涌泉穴",由脚指与地面之间进行回力接送,经腰背传至肩部催沉送出。(物理学上称此为反作用力)前股劲力是以暗抚明故称为发劲,后股劲力是以明抚暗故视为收劲。这两股劲力一前一后、两劲叠加、收发并存、配合极为迅密,几乎同时发动。   "宗劲"练习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为"空练",另一种为"实练"。"空练"指不借助器械和对手,个人独自进行的练习方法。三战的练习即为"宗劲"的一种"空练"方法,当懂得"宗劲"产生的原理之后,经过一段时期的三战练习,慢慢地就会感到内力充沛,全身轻松,这说明身上已开始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劲。因为此时已经能够以意识支配气息进行练习。已经能够体会到一静无有不静,一处动,则处处被牵和气随意识的引导,以丹田为聚散地进行收发的原理。而"实练"是指借助器械或与对手进行"宗劲"的对练。(有关"实练"的具体练习方法在本书中的《根基功夫》和《基础对盘》中详细介绍。)   而"宗劲"的运用是指在具体的动作技术规格下,采用那一种劲力特征进行演示。"宗劲"是以不同的劲力特征配于各种相应的枝手进行组合练习的,因为"宗劲"是一种劲的聚合体,可以在意识支配下,通过气息吐纳和肌肉张缩的有序化配合,以肢体运动表达成多种的劲力特征。"意识支配",指神经系统对呼吸和肌肉的控制;"有序化配合",指气息吐纳和肌肉张缩按照武术技术动作的一定顺序和规格进行配合。肢体动作依靠"宗劲"为动力,动作的技术规格又制约着"宗劲"的朝向、大小和特征。 八、宗劲的特征  人体自身的运动是以内力为基础进行的。内力牵动关节,产生人体各部位的相对运动。它作用于外界,可以克服阻力而使物体产生运动;也可获得外界给予的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构成了人体的整个运动。"宗劲"是由内、外两劲相互催化,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互叠加而成的。是在意识支配下,通过有序化配合,凝聚全身之内力由肢体运动表达出来的一种整劲。是意、气、劲、形高度协调统一的产物。   整劲,即整个人体所具备的劲力汇聚为一。整劲大于任何一个局部肌肉的收缩力。整劲用于进攻时,整体的劲力汇聚于攻击的着力部位,能加大该部的攻击力。用于防守时,整体的劲汇聚于防守部位,能加强该部的抵抗力。物理学认为:分散的着力,受力面积大,压强相对较小。凝聚的点着力,受力面积小,压强相对较大。整劲于一点发力,故作用面积小,压强相对较大,攻击力自然较强。   整劲系为"宗劲"的最大劲力特征,整劲强调一个"整"字,运动时要求全身各部位都在高度集中的唯一意念的支配下,遵循同一个技法的要求,一动无有不动地进行专一的配合。应按照先聚气松沉,再由"根"至"梢",节节贯通,依次传送的方法,就能使劲由根而起,逐步汇"散"成"整",运于着力梢端而发出。   整劲运至肩部之时,通过手部内外三节的不同动作,演化成对拨、弹抖、顿催、颤催、摇俊等劲力特征,故称其为永春白鹤拳的劲力之源。   三战的演练中,手部动作以直进手法为主,主要是进行具有"穿透力"的直进劲力练习。同时体现的是"弹抖"与顿催的劲力特征。   三战易学难精,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仔细研究其基本原理、细心揣摩其各部的发力叫应,然后相互结合,反复操练。须知"拳练千遍、理窍初现",对三战应有"老学精神",应仔细推寻其用势出力,为何能够连续催化,用之不竭,应细心体悟其劲力藏所,为何能够收发自如,然后深入其中,体悟参透。须知"一理通而百理同"对三战的研究,应当悉心相与,深研细究,理窍明时。功底自增。

    这些套路都是以后再练的,一开始都是从基本功开始学起,先从最简单的一些单动作学起。套路是把这些动作熟练以后,自然就能练成的。

    0 讨论(0)
提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