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地方的景***

默认分类 未结 1 348
_deduce
_deduce 2023-03-18 05:13
相关标签:
1条回答
  • 2023-03-18 06:04

    《小池》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时节,一方池塘的景***。

    1、这首诗的全文是:

    《小池》宋代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这首诗的译文是: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3、这首诗的赏析是: 这首诗是一首清新的小诗,富有情意,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塘风景,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美好关系。诗人好像是一位高深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副妙趣横生的画面,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诗人触物起兴,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非常细小的事物写得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

    4、这首诗的诗人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描写初夏的季节,在一个水池边,蜻蜓与荷叶相依偎的景***。

    《小池》 宋代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应读:[tóu]。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鉴赏】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小池》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季节一方池塘的景***。《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曰:“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小池》描写的是初夏季节一方池塘的景***。诗中,体现季节的诗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的时候,是在初夏之时。而全诗所描写的地方,诗冠名”小池“已经给出答案,即一方荷塘。诗中描述到的泉眼无声、细流、晴柔、小荷,诸多意象有江南婉约清丽之美,应是江南秀景。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诗应该是初夏的景物,因为他说小荷才露尖尖角。小荷才露尖尖角,说明刚刚到夏天。

    小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七字绝句,描写了荷花还没有开花的样子。

    0 讨论(0)
提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