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从语法结构关系来说,补语是对前面的补充、说明,但是从语义结构关系上说...

默认分类 未结 1 1707
①岁时は特拽
①岁时は特拽 2023-03-18 17:08
相关标签:
1条回答
  • 2023-03-18 17:48

    现代汉语语法

    从语法结构关系来说,补语是对前面的补充、说明,但是从语义结构关系上说,补语不一定和前面的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请说明,请回答的详细些,尽量多点.

    补语的语义指向 从结构形式来看,补语补充述语,同述语构成述补关系,如果从语义结构的角度来看,那么补语的语义指向同状语的语义指向一样,也是复杂多样的,补语不仅可以同述语发生语义上的联系,而且可以同主语、宾语、介词宾语等成分发生语义上的联系. 补语的语义指向什么成分,主要决定于补语成分的词汇意义的特点;此外同述补结构中述语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关系.下面我们分几种情况来讨论补语的语义指向. 1.“形+补”结构中补语的语义指向. (1)如果补语是简单补语,由于形容词述语一般不带宾浯,那么这种情况下,补语一般从程度上对形容词述语进行补充.这时,补语的语义指向述语.例如: 苹果熟透了. 灯光亮极了. 他的速度快得很. 他累死了. (2)如果补语是复杂补语(一般要用结构助词“得”引进),这时补语不但表示程度,而且有描述性,即对一定的对象进行描述,这种情况下,补语的语义指向它所描述的对象.由于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即补语后没有表示对象的成分,所以补语的语义只有指向主语.例如: 苹果熟得红通通的. 灯光亮得刺人眼睛. 他跑得像一阵风. 大家热得汗如雨下. 他累得像一摊泥. (3)如果形容词述语带有一定的使动性,这时使动的对象往往用介词“把”引进,此时描述性的补语的语义一般指向“把”的宾语.例如: 这个消息把他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 一句话把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个小品把大家乐得哈哈大笑. 这件活儿把他累得像一摊泥. 2.“不及物动词+补语”结构中补语的语义指向. “不及物动词+补语”结构可分四种情况: (1)不及物动词+趋向补语 他爬起来了. 他掉下去了. (2)不及物动词+状态补语 他笑起来了. 他继续跑下去. (3)不及物动词+程度补语 他笑死了. (4)不及物动词+结果补语 他跑累了. 他笑得喘不过气来. 对于以上四种情况中的语义指向,我们可以用“语义分解法”来确定.例如: 他爬起来了:他爬+他起来了(补语的语义指向主语) 他笑起来了:他笑+他起来了(补语的语义不指向主语) 他笑起来了:他笑+笑起来了(补语的语义指向述语动词) 一般来说,程度补语的语义基本上是指向述语,结果补语的语义一般指向主语,趋向补语、状态补语的语义指向两种情况都有,不过运用“语义分解法”都可以确定语义指向.由于不及物动词构成的述补结构在构成句子时参与构句的成分不多,所以确定不及物动词的补语的语义指向并不困难. 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指出:有的不及物动词同补语组合后能够带上宾语.在这种情况中,由于不及物动词在语义上并不能涉及宾语,所以这时同宾语发生语义联系的是补语,也就是说,补语的语义指向宾语.例如: 他喊哑了嗓子. 他哭红了眼睛. 他走肿了双脚. 他跑出了一身汗. 3.“及物动词+补语”结构中补语的语义指向. 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由于成分增多,补语的语义指向也较为复杂.及物动词和补语、宾语构成的句法格式常见的有四种: (1)主+动+补+宾 例如: 他吃完了饭. 他摔破了杯子. (2)主+把+宾+动+补 例如: 他把饭吃完了. 他把杯子摔破了. (3)主+被+宾+动+补 例如: 饭被他吃完了. 杯子被他摔破了. (4)大主语+小主语+动+补 例如: 饭他吃完了. 他饭吃完了. 杯子他摔破了. 他杯子摔破了. 在这四种格式中,要确定补语的语义指向,首先要看补语的词汇意义,即看补语的词汇意义是述人的,还是述物的,还是述动的;其次是看补语的性质,即补语是结果补语,还是趋向补语、程度补语等等.下面我们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分析一下由及物动词同补语构成的述补结构中补语的语义指向. A.补语的语义指向动作的施事. 先看下面的例句: 他吃饱了饭. 他喝醉了酒. 小刚学会了游泳. 巴西队踢赢了德国队. 上面例句中的补语是“饱、醉、会、赢”,这些词的的词汇语义中都具有[+述人]的语义特征,这种语义上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在语义上只能同表示人的句法成分相联系.在上面的例句中,补语的语义都指向句中的施事成分(主语),而且不管施事成分处于句中的什么位置.例如: 饭他吃饱了./他饭吃饱了./他把饭吃饱了. 酒他喝醉了./他酒喝醉了. 游泳小刚学会了./小刚游泳学会了./小刚把游泳学会了. 对德国队巴西队踢赢了./巴西队对德国队踢赢了. 上述例子中的语义指向也可以用“语义分解法”来确定.例如: 他吃饱了饭:他吃饭+他饱了 B.补语的语义指向动作的受事. 先看下面的例句: 他吃光了饭. 他掉破了杯子. 江涛击倒了巴特尔. 巴西队踢败了德国队. 上面例句中的补语是“光、破、倒、败”,这些词的词汇语义中都具有[+述人]、[+述物]的语义特征,这种语义上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在语义上不同句中表示动作行为的述语成分相联系,而同表示人、物的主语、宾语相联系.通过运用“语义分解法”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卜面例句中补语的语义指向都指向受事宾语.例如,“他吃光了饭”的语义是“他吃饭+饭光了”.而且,不管受事处于句中的什么位置,补语的语义都指向受事成分.例如: 他把饭吃光了./饭被他吃光了./他饭吃光了. 他把杯子摔破了./杯子被他摔破了./杯子他掉破了. 江涛把巴特尔击倒了./巴特尔被江涛击倒了. 巴西队把德国队踢败了./德国队被巴西队踢败了. C.补语的语义指向动作行为. 先看下面的例句: 民警抓住了小偷. 村民敲起了锣鼓. 样子拿稳了车把. 枪口对准了敌人. 上面例子中的补语“住、起”是虚化得比较厉害的词语,其词汇意义已经很不明显,而成为表示一定的状态的语法成分,“住”表示完成态,“起”表示起始态;“稳、准”也是表示动作状态的形容词.上面例句中的补语的语义都指向表示动作行为的述语成分.只有在这种情况中,补语同述语的语义关系才和语法关系一致,即补语不但在句法关系上同述语相联系,而且在语义关系上也相互联系.

    0 讨论(0)
提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