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设立科学学科的目的是甚么

默认分类 未结 1 1013
____Gabs°↘
____Gabs°↘ 2023-03-16 22:08
相关标签:
1条回答
  • 2023-03-16 22:48

    一、科学学科的性质 (一)科学的涵义 科学是指自然科学,是一门综合生命、物质、地球、宇宙、空间等领域的科学知识的综合性课程。 例: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内容包括了 生命领域:新的生命、食物(生物学) 物质领域:电单元(物理学) 地球领域:***矿物(地理学) 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活动,它的成果是科学理论的发现,其途径是科学探究。科学源于人们的好奇心。科学缘于人的问,科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才有现在的科学。科学最大的特征就是唤起孩子的好奇心,揭示科学的奥秘。 如:电学方面的欧姆定律(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被消灭,只能转移) 生物学方面的相对性状遗传定律(显性形形状和隐性性状) 进化论(生物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而来的) 技术和是不同:科学的动力是好奇心,技术是追求利润和效应,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科学理论和技术是互相转化和促进。 (二)科学知识的特点 特点 认识过程 科学探究是科学知识形成的本质特征 方法:归纳——猜想;假说—演绎 认识结果 可检验性:最重要的特征 真理性:不是终极绝对,有实证,可修改完善 系统性:牛顿经典力学理论 可转化性(可重复性):可以再现,转化为技能 (三)科学的本质 1、实证系统(可重复和检测的) 2、结论符合逻辑的(推理) 3、结论的局限性(随时间可以发展得) (四)科学教学的含义 1、根据科学知识特点和科学的本质,科学学科的教学要符合自然学科知识的特点。不能重复“黑板上种田”,“书本上做实验”等违背自然学科特点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使之养成善于通过实验和动手操作获得真知的习惯。 2、根据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关系,教学是一种改变人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关系,意识到教育领域中教师要用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技术和教学实践。(简单模仿他人的课堂教学经验来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是不够的。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 3、科学精神态度的培养,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心理学认为,青少年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是榜样示范学习。科学家的示范作用。(课前5分钟介绍科学家研究科学的过程) 二、科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和陈述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的首要环节,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也称为行为目标,目标必须是可见性和可测量性的。教学目标不仅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也决定着教学的具体步骤、方法和组织形式。因此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师就能以此为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提问、讨论、交谈、练习和测验等各种反馈的方法,达到教学的结果。课堂教学目标包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本综述中主要谈的是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 预期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后预期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变化来界定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二)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的要求 1、整体性 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它由教育的目的决定,包括学校教学目标、学科目标、课程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四个层次,层层之间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在设定课时教学目标时,要把握好其他三个层次的目标。以学科目标为例,如小学科学的课程总目标是: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从上述的描述可以知道小学阶段目标:对于科学知识难度的把握是浅显的、便于儿童掌握的,而不是高深的、超越儿童认知水平的。因此在设定单元、课时的知识目标的时候就要注意把握好其难度。在教师上交的教学设计中看到有些知识目标是不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的。 例1:《快与慢》(四年级上册) 目标:熟悉速度的物理意义、组成及公式,并能进行单位换算,比较速度的大小。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熟悉速度的物理意义、组成及公式,并能进行单位换算等是超出了儿童的认知水平,另外作为科学学科来讲并不要求四年级的学生掌握速度的物理意义、组成及公式。 又如:电单元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去有一个完整的电路。 ●使用相同的制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 ●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 ●能说出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知道要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2、科学性 课时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基础,所以要使知识目标科学化。 首先单元目标的设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教学是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是循序渐进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次是要使课时目标的确立突出教材的重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本学期到好几所中小学校进行视导,在查阅教案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所写的课堂教学目标缺乏科学性。 例:3《运动着的世界》(四年级上册) 目标: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里 例4:《动与静》(四年级上册) 目标:参照物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从例3、例4看不出教师究竟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目标笼统、而表述不清。缺乏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目标。 例5 《斜坡的科学》(五年级上册)(体育东路小学 李怿珍) 1、科学探究目标:学生会设计简单的有关斜面的对比实验,能自主地探究出斜面的作用。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愿意合作与交流、能意识到证据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3、科学知识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实验和对实验数据的观察及分析,发现斜面越平缓越省力,意识到斜面的倾斜角与省力的关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斜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用实验的方法,发现斜面省力的规律。 从对比例3、例4和例5,例5中的教学目标是从三个维度去阐述,而且目标具体、明确、可测性和可操作性。目标的设立突出了本课的重点:探究斜面的作用,难点: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斜面省力的规律。 (3)灵活性 根据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设立的课时目标必须具有一定得灵活性。教师在具体分析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出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教学目标。这种弹性的教学目标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符合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达到合格水平的目标。它是学业不良学生应该完成的目标;(2)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各种基本要求,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目标。它是中等学生应该完成的,鼓励学业不良的学生完成的目标;(3)符合或超出课程标准的最高要求,达到优秀的水平的目标,它是学业优良的学生完成的目标,并鼓励学业中等的学生完成目标。 例6《声音》单元 课程标准: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能够区分声音的高低 目标层次: 层次1: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有高有低。 层次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认识到音调高低是振动频率改变的结果 层次3:知道频率高的震动产生高音,频率低的振动产生低音。 (三)教学目标的分类 1、基础知识:符号知识(氧O);事实性知识(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光合作用)。 2、智慧技能:运用概念和规则(定理)的能力 3、高级智慧技能:运用简单规则(包括概念)解决科学中复杂问题的智慧技能,其核心成分是解题策略和反省认知能力。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的同时习得对科学的兴趣、态度、实事求是和尊重科学的精神等。 (三)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 1、教学目标的功能 (1)指导学生学习 (2)指导教师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步骤、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作用的方法等)的选择。教学目标侧重知识传授则选择接受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方法就是讲授法为主。教学目标侧重过程或探索知识的经验则选择发现学习,方法就是发现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3)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学习的结果和预设的目标进行对照,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2、设立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 (1)课程目标:了解课程目标和新课程内容标准。 (2)目标的类型(教材分析):陈述性知识(基础知识、回答是什么)、智慧技能(概念,程序性知识)、高级智慧技能(解决复杂问题) (3)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对象分析) 原有的知识基础和技能知识 3、教学目标的陈述 明确教学活动要达到的目标之后,清晰、准确、简明扼要表述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必须是行为目标,这样的目标才具备可测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检验教学效果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1)教学目标是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学后能说什么或能做什么来陈述目标,尽量避免用知道、理解含糊的词语来陈述目标。 (2)目标中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3)目标具体、客观、可测、可观察、可操作 (4)教学表述的内容 教学目标一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在表述教学目标的时候,常用以下的方法(ABCD模式): ABCD模式 说明 例如 对象的表述 指教学对象(常被省略)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行为的表述 指到达目标的具体学习行为 说出、描述、应用、认同 条件的表述 指表现行为的有关情景 利用显微镜、利用量筒 标准的表述 指评价学习结果的标准 能说出5种常见的植物名称 如:(1)通过实验观察比较认识指纹基本分为弓形、箕形和斗形三种。 条件 行为 标准 (2)通过探究“小水珠从哪里来”,学生能够说出凝结现象的两个基本条件。 (3)能设计简单实验或通过事实证明地球有引力 (4)通过对鸟的形态结构、生理结构资料收集、观察与探究,学生能够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及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5)通过饲养和观察蚯蚓,能说出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点 (6)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三、教学目标分析(任务分析) 就是把目标分解到每一项教学活动中。例如《点亮我们的小灯泡》主要有三个活动观察小灯泡的结构;连接简单电路;判断电路。目标有很多,那个活动实现那些目标要非常清晰。例如小灯泡的结构是为下面的电路连接铺垫的,实现情感价值观目标仔细观察。通过活动二主要解决3个目标一是学生能够说出只有电流流过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会亮,二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用多种方法连接电路 ;三猜测电流的方向。活动三解决2个目标点亮小灯泡需要完整闭合的回路;能够区分短路和断路现象。很多的过程目标、情感目标是渗透在所有活动中的。通过目标分解,就非常清楚每个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针对目标的实现,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 1、分析教学目标中蕴含的学习结果类型。 2、分析每一学习结果所需要的条件 3、根据必要条件分析,将任务排序 4、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12 2、陈刚,《自然学科学习与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

    0 讨论(0)
提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