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痘接种是怎么发明出来?

默认分类 未结 1 696
①岁时は特拽
①岁时は特拽 2023-03-19 05:42
相关标签:
1条回答
  • 2023-03-19 06:16

    由于从1977年开始就未发现过天花病,所以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10月26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庄严宣布:1979年10月25日为“世界天花绝迹日”。这里要讲的,就是英国内科专家爱德华·詹纳(1749~1823),由于一次偶然的误诊误治而引出征服两千多年来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恶魔般的疾病——天花的故事。天花的传染性如此之大,以致从前欧洲人一生中说不定在某个时候就有可能染上此病。它的毒性如此之大,足以使10%~20%的患者丧生,纵有幸存者,其中10%~15%的人也会终生留有严重的痘根。天花在北美、印度、中国和其他许多地区曾猖獗肆虐,这些地区的儿童都是常见的受害者。人们为了找出预防天花的可靠方法,进行过许多努力。在很长的时期里,人们知道患过天花的幸存者从此具有免疫力,即不会第二次再患天花病。在东方,这种观察的结果导致出一种接种方法,即用从患有轻度天花症的人体内,取出病毒给健康人接种,其目的是为了让接种过天花痘的人只染上轻微的天花症,待病好后获得免疫力。这种方法在我国叫种痘法,是约6世纪由中国人首先发明的,这也是人类最早问世的免疫法。其具体做法是:穿一下患过天花的人的衣服和用棉花蘸痘浆塞入接种儿童的鼻孔;或用干痘痂研成细末吹到儿童的鼻孔里。也有学者说,发明这一方法的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这种方法在8世纪初由玛丽·沃特利·蒙塔古女士引入英国,并在詹纳以前很多年内在英国得到广泛应用。事实上,詹纳8岁时就种过天花痘。这种直接预防方法有着严重的缺点:有相当数量的接种者不是患上预期的轻微天花病,而是患上严重的恶性天花病,或给自己留下累累痘根,出现天花病致命发作的情况。因此,寻找一种更好的预防天花病的方法显然迫在眉睫。詹纳12岁起开始学医,从1770年他21岁起就立志攻克天花病。1796年的一天,一位挤牛奶的姑娘内尔梅斯·萨拉发高烧昏迷,请詹纳诊治,詹纳诊断为“天花病”。他知道当时天花病尚无良药可治,为了安慰姑娘的最后岁月,他不得不对姑娘隐瞒了病情,开了几片退烧药,把姑娘打发走了。这似乎是一次偶然的“误治”。真是无巧不成书。过了几天,詹纳在医院遇到并未死去而是健康活着的萨拉姑娘。这使他百思不解:为什么“天花病”对她一个人如此宽容呢?于是他便到姑娘所在的挤牛奶场看个究竟。他在牛奶场发现,天花病不仅危害人类,还侵袭奶牛。牛出天花时,身上也长脓包,这包被称为“牛痘”。当挤奶人接触到这些脓包后,手指上也要长出一个个小脓包即牛痘。他还获知,在整个奶牛场的人中,凡长过一次牛痘的人,再也不会得天花病了。詹纳从中意识到,如果以上情况属实的话,那么给人种牛痘就是使之获得天花免疫的一种安全方法。他决定亲自试验。1796年5月14日,詹纳从萨拉姑娘身上的牛痘脓包里抽取少量液体,直接注射在8岁男孩詹姆斯·菲普斯身上。如事前所料,这孩子患了牛痘,但很快得以康复。詹纳又给他种了一次牛痘,果然不出所料,孩子没有出现天花病症,即从第一次接种天花痘时取得了免疫力。他成功了!经过进一步调查后,詹纳在《天花疫苗因果之调查》里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此书1798年非正式出版。该书出版后使天花痘接种方法迅速被人们采用。随后他又发表了另外5篇论文,并为人们接受天花痘接种方法废寝忘食地工作,常年四处宣传。天花痘接种方法在英国迅速传开后,不久就在不列颠陆、海军中强制实行。最终被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采用。中国后来也认为种“牛痘”比种“人痘”安全,于是也引进这一技术,用“牛痘”代替“人痘”。詹纳无私地把他的天花痘接种方法奉献给全世界,无意从中取利。但是1802年英国议会为了感谢詹纳给人类带来的福祉,授予他一万英镑的奖金,几年后又追加了两万英镑奖金。他成了世界名人,得到过许多荣誉和奖励。詹纳不是有惊天动地的创新思想和科学家,但他的发明最终使一种恶病灭种绝迹,作出这种贡献的人绝无仅有!他的同代人和后人给他的一切荣誉,他当之无愧。他的业绩和美德,将万古流芳!那么,前述萨拉姑娘的病为什么会好呢?原来,她患的并不是天花,詹纳误诊了。但詹纳所用的药正好将她患的病治好了,这正是歪打正着,难以置信的偶然巧合。天花绝迹了,但人类目前仍保存着两份天花标本:一份在纽约,一份在西伯利亚。有人主张销毁,有人主张继续保留。

    0 讨论(0)
提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