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的来历和含义

默认分类 未结 1 682
_______亡心忘
_______亡心忘 2023-03-19 21:22
相关标签:
1条回答
  • 2023-03-19 22:18

    一、守株待兔失败是来源于战国时期韩国韩非《韩非子·五蠹》中的一个典故。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原来的经验;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死守教条。守株待兔的含义为比喻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现也用于褒义,比喻只要掌握了规律,做好准备就会成功。

    二、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

    三、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扩展资料

    守株待兔的近义词

    一、刻舟求剑 [ kè zhōu qiú jiàn ]

    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秦代吕不韦《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二、缘木求鱼 [ yuán mù qiú yú ]

    出自先秦《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三、墨守成规 [ mò shǒu chéng guī ]

    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称善于防守者为墨守。成规,现成的规则、方法。形容死守老规矩,保守固执,不求改进。

    四、故步自封 [ gù bù zì fēng ]

    也作固步自封。比喻保守,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旧的步子。封:*住,停止。

    五、抱残守缺 [ bào cán shǒu quē ]

    抱住残缺的东西,不肯放弃。比喻因循守旧,不愿接受新事物。出自清代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二君负经世之才…岂若抱残守缺之俗儒。”(您两位有经世济民的才能…怎么能像守旧的儒生一样。)

    来历 :春秋时代有位宋国的农夫,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到田里工作,一直到太阳下山才收拾农具准备回家。有一天,农夫正在田里辛苦的工作,突然却远远跑来一只兔子。这只兔子跑得又急又快,一个不小心,兔子撞上稻田旁边的大树,这一撞,撞断了兔子的颈部,兔子当场倒地死亡。一旁的农夫看到之后,急忙跑上前将死了的兔子一手抓起,然后很开心的收拾农具准备回家把这只兔子煮来吃。农夫心想,天底下既然有这么好的事,自己又何必每天辛苦的耕田?从此以后,他整天守在大树旁,希望能再等到不小心撞死的兔子。可是许多天过去了,他都没等到撞死在大树下的兔子,反而因为他不处理农田的事,因此田里长满了杂草,一天比一天更荒芜。含义 :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希望能对你有用哦!我是新手,呵呵

    =守株待兔失败是来源于战国时期韩国韩非《韩非子·五蠹》中的一个典故。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原来的经验;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死守教条。守株待兔的含义为比喻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现也用于褒义,比喻只要掌握了规律,做好准备就会成功。

    0 讨论(0)
提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