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古文翻译

默认分类 未结 1 1739
_7花月夜7_
_7花月夜7_ 2023-03-21 17:24
相关标签:
1条回答
  • 2023-03-21 18:01

    1:古时有一学子,为了避免晚上学习打瞌睡,他就用锥戳他的大腿,使自己保持清醒。2:原因一样,只不过方式是将自己的头发用绳子绑在房梁上,当打瞌睡时头一低,绳子便将头发拉紧,会疼的哦。3:原因一样,只不过穷了点,没钱买油灯,就将墙壁凿了个洞借邻居的灯光看书啊。4:原因一样,将许多萤火虫放在一个很薄的布袋里面靠它们发出的光看书学习。5:原因一样,在雪地里靠雪反射的月光看书。这都是古人流传下来激励后人的,我上小学就知道了啊,你也应该知道的啊。

    头悬梁,锥刺股 战国七雄中,秦国仗着强盛不断发兵进攻邻国,***不少地方。其它六国都很害怕,想方设法去对付它。当时有一个人,叫苏秦,他提出“合纵”抗秦,意思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因为六国位置是纵贯南北,南北为纵,所以称为“合纵”。 苏秦是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 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传说,他晚上念书的时候还把头发用带子系起来拴到房梁上,一打瞌睡,头向下栽,揪得头皮疼,他就清醒过来了。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头悬梁,锥刺股”,用来表示读书刻苦的精神。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公元前334年开始,他到六国去游说,宣传“合纵”的主张,结果他成功了。第二年,六国诸侯订立了合纵的联盟。苏秦挂了六国的相印,成了显赫的人物。 这消息传到了苏秦的家乡,他的父母兄嫂都后悔以前对苏秦的态度不好。听说苏秦要去赵国经过洛阳,全家人特地赶到洛阳城外30里的地方,把路扫得***净净,准备了丰盛的酒宴,跪着迎接他。苏秦看到这情景,前后对比,百感交集。 可是“合纵”很快就被苏秦的同学张仪的“连横”策略破坏了,苏秦也被刺客刺死,“合纵”宣告彻底破产了。 凿壁偷光(匡衡) záo bì tōu guāng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①选自《晋书》。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n2ng):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②胤(yin)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恭:谨慎的意思。③练囊:用白***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④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孙康映雪 sūn kāng yìng xuě 〖解释〗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出处〗《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1. 椎刺股是指苏秦发奋学习,可是晚上犯困,就拿锥子锥自己的大腿,不让自己睡着,后来比喻发奋学习2. 头悬梁是指晚上学习犯困,把头掉在房梁之上,也比喻发奋学习3. 凿壁偷光 一个人家里穷,买不起灯,于是把墙凿个洞,借着隔壁的光线看书,也比喻发奋学习4. 囊萤夜读一个人家里穷,买不起灯,就把萤火虫装在袋子里,借光看书,仍然比喻发奋学习5. 孙康映雪孙康家里买不起灯。晚上,就趁着月光在雪地上看书,还是比喻发奋学习!!

    0 讨论(0)
提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