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效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启示

默认分类 未结 1 1748
___季安埃埃
___季安埃埃 2023-03-17 08:16
相关标签:
1条回答
  • 2023-03-17 08:49

    光环效应的定义及由来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所以光环效应也可以称为“一点概面效应”。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提出。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并由此得出整体印象。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其特点即以偏概全,在对不太熟悉的人或者有严重情感倾向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光环效应的启示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或被他人的某个闪光点吸引,从而忽略此人的缺点或不足,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光环效应提示我们,人经常会被个人偏好所误导,从而不能客观地评价事物。我们对此应有所警惕,要学会抛弃成见,经过诸多观察和了解后,全面地对人分析判断,要尽量发掘出其优点。人才辈出的时代,有些人是无法一眼看透的。千万不要“以貌取人”,也不可凭个人喜好决定是否与人交往,否则就可能错失人才或机遇。对不喜欢的人应设法多了解,为此往往需要细致的观察,这样才能正确对其进行评价。对人要真诚相待,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并给予赞赏。如果能学会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就能够更好地取长补短。事实上,谁都难免会有些缺点与不足,对人过分苛求是不应该的。在与他人相处时,要给予尊重,不挑剔,而是尽可能地包容,这样彼此相处的空间才能扩大。这就要求我们,不必要求对方凡事都如自己的意,符合自己的标准,要学会从喜欢的角度来欣赏对方,尊重对方。不妨试着与厌恶的人多接触,平时见面打个招呼,生日的时候送个礼物,是改善彼此关系的好方法。起初可能会有反感情绪,但随着接触次数和互动次数的增加,反感会逐渐减轻,你可能就会逐渐理解他,甚至慢慢地喜欢他。要知道,个人偏好是可以人为创造的,只要我们抱着喜欢与欣赏的态度与人交往,就有可能化敌为友,创造和谐而有利的人际氛围。生活中,如果你对人或事的取舍决定是基于主观心理的话,就需要冷静地想一下,你有没有被光环效应闪昏了头。不要一时冲动,要冷静地多想想,最终做出理性的决定。

    光环效应就是说优点让人很关注从而忽略了缺点就是瑕不掩瑜的意思。就是在人际交往时要给人很好的第一映像,让人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从而使人之后的交往顺利。

    0 讨论(0)
提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