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的含义

默认分类 未结 1 961
0上流少爷0
0上流少爷0 2023-03-19 09:28
相关标签:
1条回答
  • 2023-03-19 10:13

    《三国志》有云:为国者,以民为基。施政需以人民为中心,国本方能稳固。正如此次全国“*”,在多次讲话中提到“人民至上”,这是党*对于民本理念和为民情怀的生动阐释,我们也应读懂悟透这一词汇的根本含义。“人民至上”是涵养奉献精神的根本前提。《孟子·尽心上》: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哪怕受尽磨难,依然毫不动摇,尽心而为。这是最为朴素的为民奉献精神。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深化这种精神,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唯有将“人民至上”放在心里、落于行中。今日之中国有如此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如此崇高的国际地位,正是广大人民群众默默耕耘、不懈奋斗的结果。所以把为民奉献作为我们表达深厚情谊的根本前提,便是必要的,也是唯一的方式。范仲淹《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留下的不仅是俊美的文采,更有忧国忧民的哲思。先贤尚且感怀于斯,吾辈必在兹念兹,将“人民至上”发扬光大。“人民至上”是凝聚广泛共识的根本途径。政令落实的前提是凝聚共识。《墨子·兼爱下》: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欲得民心,应广泛推行有利于人民的实策,及时消除有害于群众的弊政。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已步入新阶段、面临新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精神合力,为发展提供持久动力。《论语》有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凝聚共识还要求我们要有强大的公信力。若朝策夕改,必政令不施。制定*一定要有足够调研数据作为支撑,如此方能降低成本,少走弯路。凝聚共识还体现在我们实施*的方式上,牢记初心使命,踏实为民服务。将款款深情融入我们的事业,让人民感受到如沐春风的温暖。聚焦民心,*发力,为国家建设凝聚更广泛的共识。“人民至上”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对于蓬勃发展的中国来讲,人民更是实现*的终极力量。中国奇迹、中国速度……说到底,都是中国人民的拼搏付出。无论是政令,或是其他,中国都拥有让世界惊叹的执行力。一场疫情,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责任心和行动力。“两山”及方舱医院迅速完工,工地上彻夜通明的灯光温暖着中国,震撼着世界。近14亿人口的大国,可以做到说“封”就“封”,这是何等的气度与魄力!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脱贫攻坚战役里,总*睿智部署,各地方积极行动。贫困地区结合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这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而这些也正是我们能够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至上”是检验执政成果的根本标准。《礼记·大学》: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身为政令推行的参与者,我们一定要密切沟通群众,及时了解民声,充分领悟“人民满意才是真的满意”这句话的精髓。以民好为己好,以民恶为己恶。慎终如始,为民执政。实施*如果最终不能为人民带来福祉,便偏离了方向。这是总*所说“四个危险”中的“脱离群众危险”。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只有彻底贯彻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不断实施普惠人民的方针*,“人民至上”才会落到实处。成绩最终由人民判定,这样的*生态也是可持续的。《庄子·天地》云:爱人利物之谓仁。施政不偏不倚,公而忘私。执政成果才经得起人民的检验。天下之大,莫大于民心;天下之重,莫重于民生。“人民至上”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种理念,更是我们深刻践行为民宗旨的笃定决心和坚定信心。只有紧紧联系群众、牢牢依靠群众、时时挂念群众、处处奉献群众,前行的脚步才踏实有力,复兴的伟业才指日可待!

    0 讨论(0)
提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