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和注视的区别

默认分类 未结 1 653
_MinnLe9
_MinnLe9 2023-03-19 09:45
相关标签:
1条回答
  • 2023-03-19 10:16

    凝视:着重指带着某种神情,长时间地聚精会神地看某一点,对象是人或具体的静止的东西。

    注视:着重指注意力和精神集中地看,也指从侧面或暗中注意观察。对象除了人或具体的东西之外,不可以是抽象的、变动的事物,前面还可以带上“凝神”、“密切”、“警惕”等状语。

    扩展资料

    凝视 [ níng shì ]

    聚精会神地看:~着对方。

    近义词 凝望 凝睇 凝眸 注目 注视 疑望

    反义词 无视 眺望

    造句

    1、战士们卧在草丛里,凝视着敌人的阵地。

    2、小花猫趴在墙角,屏息凝视,等着老鼠出洞。

    3、姑娘凝视着远方的家乡,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珠。

    4、原住民们直直地凝视着这个白人足有一分钟。

    5、我们互相凝视着对方好一会儿。

    注视 [ zhù shì ]

    注意地看:他目不转睛地~着窗外。

    近义词 凝睇 凝视 瞩目 注意

    反义词 无视 忽视 漠视

    造句

    1、灯下,他凝神地注视着桌子上的一张照片。

    2、值班*警惕地注视着窗外发生的一切。

    3、海防战士警惕地瞭望着广阔的海面,注视着海面上的动静。

    4、观众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魔术师的表演,希望能看出点破绽。

    5、奶奶面容沉静,注视着远方,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中。

    我认为第一句的括号里应该填“凝视”,理由是:凝视是精神集中地看,看的事物不一定要看清具体细节,而注视是一定要观察到细节的。 其他老师都有不同的意见,办公室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后来到网上查找了,才统一了意见。下面是从网上找来的资料: “凝视”与“注视”两词,有相同的成分“视”,都是表示动作的词,都有“特别注意看”的意思,但也有细小的差别。 “凝视”着重指带着某种神情长时间聚精会神地看,目光集中于一点,一动不动,用心的看,即使别人来了也不知道。对象常是人或具体而静止的东西。如:他凝神着远方,一动不动。 “注视”着重指注意力集中地在看,在观察。对象可以是人和具体的事物,如:她好奇的注视着笼里的这只小白鼠。注视的对象也可以是抽象的、变动的东西,时间可长可短。如:双方都密切注视着这场球赛的发展趋势。 我认为:凝视不一定是在思考所观察所看的物或人,但比注视更专注,但注视是一定在用心的观察和思考所看到的事物。另外,“凝视”强调情感***彩,如——我曾那么深情地凝视过你!“注视”强调理性的思考,如——他注视着仪表,认真记录下详细的数据资料

    凝视和注视的区别是——   凝视一词基本上用来写用【眼睛】聚精会神的、目不转睛的看、注视。常常用具体的某人,或某人的眼睛作他的主体(主语)。  注视一词不但可以用来写用眼睛聚精会神的、目不转睛的看,还可使用在更多的方面,如:社会上好多民众都注视着这一事件的进展,(不能用凝视)。又如:此先生的言论,引起社会各界的注视……。 注视比凝视的使用面更大,不单单指眼睛,还可以写一个群体,写人的【”心“】,或者【“情感”】……。

    凝视:着重指带着某种神情,长时间地聚精会神地看某一点,对象是人或具体的静止的东西。注视:着重指注意力和精神集中地看,也指从侧面或暗中注意观察。对象除了人或具体的东西之外,不可以是抽象的、变动的事物,前面还可以带上“凝神”、“密切”、“警惕”等状语。

    (1) 注意地看。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覩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 唐 韩愈《答刘正夫书》每殿庭胪传第一,则公卿以下无不耸观,虽至尊亦注视焉。 宋 田况《儒林公议》卷上士人注视丽者,屡以游词相挑。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在这严重的历史关头,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鸭绿江桥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十一章(2) 犹重视,关注。因所有党员,多为农工,无大资本家,可为人注视。 邹鲁《中国同盟会》临晌午的时光,最被石永公注视的一个消息,终于传到沙家店来了。 柳青《铜墙铁壁》第九章

    凝视和注视的区别是——凝视一词基本上用来写用【眼睛】聚精会神的、目不转睛的看、注视。常常用具体的某人,或某人的眼睛作他的主体(主语)。注视一词不但可以用来写用眼睛聚精会神的、目不转睛的看,还可使用在更多的方面,如:社会上好多民众都注视着这一事件的进展,(不能用凝视)。又如:此先生的言论,引起社会各界的注视……。 注视比凝视的使用面更大,不单单指眼睛,还可以写一个群体,写人的【”心“】,或者【“情感”】……。

    0 讨论(0)
提交回复